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2月23日 星期三

    梯利西哲史的三个中译本

    元 尚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2月23日   14 版)
    梯利《西洋哲学史》商务印书馆1938年版
    A History Of Philosophy

        黄见德的《西方哲学东渐史》是西方哲学中国传播史研究方面的开创性著作,但是遗憾的是该书提及梯利《西洋哲学史》(陈正谟译本)的文字很少,在“综合性研究著作的译介”一节里面有个列表其中提到陈正谟译本,其后作者说:“把它们输入进来,对于人们形成对西方哲学发展过程的全面认识,由此进一步把握西方哲学的发展规律,具有重要作用。而且,其中大部分在学术上都能体现这种价值,如德国韦伯的《欧洲哲学史》与美国梯利的《西洋哲学史》。”在所列出的十来部通史性的西哲史作品中,梯利的这部应该说是最具特色,系统、简明,正是这样的特点,使该书至今仍甚为读书人所乐道。

        梯利《西洋哲学史》最早中译本,由陈正谟所译,1938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列入当时的“大学丛书(教本)”上下两册。就是这个最早的译本,从翻译到出版,却历经曲折。

        据陈正谟序描述,梯利原书出版于1914年,5年之后,1919年胡适在北京大学讲授西方哲学史的时候,指定学生拿梯利的这部书作参考书。那时候没有译本,于是胡适就约好十二名学生来一起翻译这部书。并且还计划把这部译作编入商务印书馆出版的“世界丛书”之中。陈正谟正好是十二人中之一。此书翻译虽然安排了十二个人来进行,“后来只有六个人翻译了个人所担负的一部分,因而未能出版。”也就是说最早胡适将该书译本列入商务印书馆“世界丛书”的出版计划因为译者的原因而夭折。这样一部大部头著作的翻译,交给十二名学生来翻译,可能是想做得快一些,但欲速不达的老话说的还是没错的。

        这件事情虽然搁浅,然而作为译者之一的陈正谟,却一直把译事放在心上,1923年陈到商务印书馆编译所任职,其间利用业余时间重新继续翻译此书,可惜的是没有多长时间,他就辞职回到湖北从事教育工作,据陈序已“无瑕翻译”,就这样一直持续到1928年,“译者到内政部工作,因‘等因奉此’的文稿草拟之后颇有优裕时间,又检起原书,继续翻译。”这次译的很快,1929年全书译毕,仍然交给了商务印书馆准备出版,经过两年多的时间,直到1931年商务印书馆才排版完毕,“经友人李伯嘉先生检示三校清样一册,嘱作最后校正。当年十二月校对完毕,作成勘误表,连同清样寄还。”梯利《西洋哲学史》中译本此时应该是呼之欲出了,多说好事多磨,这话看来不假,意外的事情往往会中断即将完成的事情。好像命运在跟人们开玩笑,一波三折才会成就好事。

        一二八,是的,上海一二八事变发生了,它给上海商务印书馆带来的损失,尽人皆知,然而它带给陈正谟的则是“所有清样、纸板、译稿俱成劫灰”。原来陈氏译稿尚存有底稿在家里,1931年南京发水,“我的寓所在信府河,适在秦淮河的右岸,译文底稿的一部分为水所淹。因知译稿已由商务印书馆排印,遂即弃去而不顾惜。后闻知译稿未能出版,已遭国难,始觉懊悔。”陈氏于序中说:“因原书是一种名著,前此翻译时,曾费一番心血,颇欲重译损失译稿的一部分(约占全书三分之二),以便贡献于吾国学术界。商务印书馆亦赞成此计,乃抽暇译之。”钟情,对于译书来说,是一种动力。又是几年工夫,序文史1936年写的,书是1938年出的,那么可以推测,梯利的《西洋哲学史》最后全部译完,大约在1936年前一年。

        译书者往往比评书者,更能看清楚原书的精妙之处与缺欠。陈氏再说到该书长处时指出:“原著者不把哲学局限于认识论一方面或宇宙论一方面。他在叙述历代哲学家的思想时,不仅着重于他们对于宇宙万有根本问题的思想,并着重于他们的伦理的、宗教的、政治的、法律的、经济的与教育的思想。”是以,译者继而推介说,这部书“不仅宜于研究哲学的人阅读,并宜于非专门研究哲学的人阅读。其所以称为名著的,多半就因此。”对这样一部名著的问题,陈氏批评说:“原著者是一个唯心论者,对于唯心论者的思想叙述的较详,而为宗教张目的思想,尤不惮烦劳的叙述。这种地方虽为嗜好宗教者所崇尚,但处于相反地位者必不甚满意。对于近代学术大有影响的达尔文,在这本哲学史中,只有他的名字发现过两三次,并无一章或一节的文字叙述他的思想,这不能不是一个大缺点。”单纯的指出一部名著的缺点,不难,难的是能够洞悉产生这种缺点的成因,“成见在胸的短处,为各哲学史家所难免,”此语颇为允当。至于后来人们批评梯利这部书说其不重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内容,陈氏以为此乃欧美正统哲学家“所共有之态度,算不了本书之缺点。

        一波三折,好事多磨,此书第一个中译本1938年问世,从此开始了其在中国文史哲读书界,长达六十余年的影响。已故著名哲学家葛力先生,在为该书新译本做的序言中,称陈氏译本在1949年前在中国拥有很大影响。

        梯利的这部书之中译版本,到目前为止,所见共有三个,第一个是1938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陈正谟译《西洋哲学史》,第二个是197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葛力新译本《西方哲学史》上册,1978年该书下册出版。第三个是199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葛力译《西方哲学史(增补修订版)》。这个版本增加了伍德增补部分中译内容。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