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1年01月12日 星期三

    自传中的自夸与自重

    金 星 《 中华读书报 》( 2011年01月12日   03 版)

        1933年,胡适在其《四十自述》的《自序》中写道:“我在这十几年中,因为深深地感觉中国最缺乏传记的文学,所以到处劝我的老辈朋友写他们的自传……我们赤裸裸地叙述我们少年时代的琐碎生活,为的是希望社会上做过一番事业的人也会赤裸裸地记载他们的生活,给史家作材料,给文学开生路。”但在当时,这仅是他的古道热肠而已,“这班老辈朋友虽然都答应了,终不肯下笔”。胡适的这班终不肯下笔的老辈朋友,是指梁启超、林长民(林徽因之父)、梁士诒等人,都是近现代史上的传奇人物,竟没有一点自传类的文字留存后世,实在是莫大的遗憾。据说蔡元培、张元济、高梦旦、陈独秀、熊希龄等人也曾受到胡适的“坚请”,于是也就有了《蔡元培自述》及陈独秀的《实庵自传》,但仍是少得可怜,因而也就弥足珍贵。可如今就大大地不同于以往了,顾盼自雄的传主不请自来,自传类书籍铺天盖地,这其中比较吸引眼球的有《岁月随想》、《日子》、《不过如此》、《借我一生》等等,近来在由《青年时报》制作的“2010时报年度最受争议图书榜”中,位列前二三名的即是余秋雨的《我等不到了》和唐骏与胡腾合著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而且,这些自传绝对是“赤裸裸地叙述”,适之先生对此不知是大喜过望,还是大摇其头。

        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自传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不断审视,甚至如卢梭写作《忏悔录》那样,需要的是真诚地忏悔与朴素地告白。而真实是自传的底线,平视乃至俯视则是写作自传时理应采取的角度。有些人一提笔作自传,总难免自命不凡,逞异夸能,也如卢梭所说的,“要把自己乔装打扮一番,名为自述,实为自赞,把自己写成他所希望的那样,而不是实际上的那样”。近读《范曾自述》,就很是叹为观止。在第12页中,他这样描写自己的艺术作为:“我的艺术的进步简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使全社会震惊,我的画也以空前的速度冲出亚洲走向世界。仅仅十年的时间,我像从激烈的地震颤动中,大地被拥起的奇峰,直插云天。”

        当今自传类书籍中漫然夸口的现象日甚一日。有些所谓的公众人物,理应有着比普通人更高的道德意识和自我约束能力,却也耐不住寂寞,不仅失却了该有的担当,其负面影响更甚。

        当然,再回到本文的开头,胡适的这班老辈朋友终不肯下笔,原因自然很多,但要知道,这些人都极为通达,“劝君不用镌顽石,路上行人口似碑”,不妨可作如是想。事实上,梁启超诸人,我们至今不是都还念叨着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