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当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现任艺术节总指导乔纳森·弥尔斯(Jonathan Mills)带着他的2011年“亚洲主题”来到中国,并公布了四个首次参加艺术节的亚洲演出单位的名单时,亚洲的艺术界闻到了强烈的信息,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来了,并且第一次将目光聚焦于亚洲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在艺术界是一件具有历史性的事件。亚洲艺术或许将藉由这次机会,第一次真正登上世界艺术的巅峰。

    爱丁堡艺术节“来了”

    本报记者 陈 洁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1月24日   05 版)
    艺术节期间的爱丁堡市容市貌
    中国国家芭蕾舞团《牡丹亭》剧照

        每年八月,爱丁堡就会成为全球注目的焦点,只因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又开幕了。这个世界最顶级艺术节的鼎鼎大名,国人或许早已如雷贯耳,但也仅此而已。毕竟,能够有钱、有闲又有品位,每年夏天跑到不列颠岛上去看演出的有几个呢?而半个多世纪以来年复一年的艺术节,也从来没有给过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艺术特别的关注。

        但是近日,当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现任艺术节总指导乔纳森·弥尔斯(Jonathan Mills)带着他的2011年“亚洲主题”来到中国,并公布了四个首次参加艺术节的亚洲演出单位的名单时,亚洲的艺术界闻到了强烈的信息,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来了,并且第一次将目光聚焦于亚洲艺术。

        在未来两三年的时间内,亚洲都是爱丁堡艺术节的工作重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在艺术界是一件具有历史性的事件。亚洲艺术或许将藉由这次机会,第一次真正登上世界艺术的巅峰。

    非凡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

        爱丁堡是苏格兰的首府,被誉为欧洲最优雅的城市、全球最美丽城市之一。但它真正的名气,来源于它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艺术节的举办地。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每年8月举办,历时三周。在艺术节期间,整个城市的气质和气氛为之一变,非同寻常的忙碌、沸腾而疯狂,Pub能够合法延长营业时间,还有大量新开张的pub,它们往往只存在短短三周,与艺术节同生同灭。观光客人数达到巅峰,爱丁堡的大小饭店、旅社全部爆满,观众需要提前2个月预订住处和演出票。《每日电讯报》评论说,“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是英国生活的伟大成就之一。”“它不仅是全球最激动人心、最富有魅力、最吸引人的地方,而且还让人极度迷恋。”英国的《旁观者》杂志干脆建议:“到九月你再睡觉吧。”

        因为高度的开放性,这座城市的任何地方都在充盈着外围艺术节表演。剧场、影院、大小广场、街头、餐馆,甚至洗衣店、电梯间、汽车里,只要自己能找到演出场地,尽管前去参与竞争,表演从古典音乐、话剧、歌剧、舞蹈到视觉艺术作品,从前卫艺术到传统杂耍,应有尽有。这种特殊的艺术氛围,每年吸引世界各地超过2.5万的表演者自费前来,在整个艺术节期间的1700多场演出中,外围艺术表演占了1600场。

        但真正能称为爱丁堡艺术节灵魂的,却是两大经典。一个是独具苏格兰民族特色的军乐团表演。艺术节所有别的内容每年都有变化,只有军乐团表演基本不变,从1950年开始,穿着不同颜色传统花格呢服装的风笛队为主的军乐和分列式,每年在爱丁堡古堡广场表演23场,场场爆满。另一个则是被艺术节邀请的精选剧目,它们永远是主要剧场的主角,有艺术节期间的最高票价,体现的是爱丁堡艺术节的品位。

        “为人类的精神之花提供开放平台”的爱丁堡国际艺术节始创于1947年,是同类艺术节中的首创。当时人们还在二战的瓦砾和经济萧条当中,为了艺术节,市民们游说英国能源部长在节日期间照明三天,数千人期盼着灯亮的时刻。这个只有24万人口的“小城市”将客人迎到自己的家里去住。爱丁堡人对艺术节的理解是:欢迎来到我家。这可是一句实实在在的话。

        如今,爱丁堡已经成为世界屈指可数的艺术节之都,举办着全球最令人振奋、最富有创新精神、最具观众参与性的表演艺术盛会,拥有12个主要的年度艺术节(包括爱丁堡艺术节、国际艺术节、爵士和蓝调音乐节、边缘艺术节、国际书展、国际电影节、皇家军乐操演出、迷拉多元文化节、国际讲故事节、嘉年华狂欢节、国际科学节和苏格兰银行国际儿童节),帮助无数无名小卒成长为巨星。1997年,默默无名的女青年作家乔·凯·罗琳就是在爱丁堡国际书展上向20名儿童听众朗读她的第一部《哈利·波特与魔法石》,七年后,她成为书展最大牌的作者之一。还有更多的年轻人通过在边缘艺术节获奖而进入演艺圈核心。颇有名气的磁铁乐队的无乐器演唱,就是7年前艺术节时从街头走出来的。

        艺术节期间,每年约有70个演出团体展现超过150部表演作品与艺术活动,来自全球各地的2万多名艺术家赶来奉献技艺,创造了四千多个工作机会,2010年参与艺术节各项活动的观众人数接近40万人,分别来自70多个国家,售出门票高达250万张,相当于悉尼歌剧院一年之内不间断每晚演出的总票数。在最高潮的时期,一天就有约1000场表演。仅边缘艺术节一项,演出就高达2400场,共40254个节目,有259所演出场地。艺术节为苏格兰经济创收达1.84亿英镑,是全球规模最大的文化活动。有人做过统计,以2005年爱丁堡边缘艺术节为例,要想一个接一个不间断看完所有节目,需要5年11个月零16天,它们中的很多是免费的。

    艺术节对亚洲艺术的第一次瞩目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运行方式是“总指导负责制”。现任艺术节总指导乔纳森·弥尔斯是艺术节第10位总指挥,2010年是他第四次执导艺术节,此次艺术节对“新世界”理念进行了探索,循着这一思路,2011年的艺术节(8月12日开幕,9月4日闭幕)主题为“东方艺术家的西方之旅”(To the Far West),将首次集中展现亚洲文化,包括音乐、歌剧、舞蹈、戏剧及视觉艺术作品等,还将展示受亚洲文化启发的欧洲及美洲艺术家所创作的作品。旨在探索古代及现代亚洲多元文化的伟大传统和深厚哲理。

        爱丁堡艺术节64年的历史上,有很多来自亚洲的艺术家展现过自己的才华,比如中国木兰杂技团和贵州民族歌舞团都曾参加过艺术节,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军乐队、江西西山国际学校功夫表演团,西安社火文化艺术表演团则参加了爱丁堡皇家军乐的演出,这台综合了音乐表演和军乐的团体节目在中国拥有3亿以上的电视观众。2010年10月举行的苏格兰国际故事朗诵节上,也有中国的艺术家和故事朗诵家们参加。但此前,艺术节从来没有对中国、印度、日本、韩国、越南及其他亚洲国家的艺术作品进行过集中展现。乔纳森·弥尔斯实现了这一历史性突破。

        本次受邀请的四个亚洲演出单位分别是中国国家芭蕾舞团、上海京剧院、韩国首尔爱乐乐团和越南编舞爱雅·索拉(Ea Sola)公司,他们将在明年首次参加爱丁堡国际艺术节,虽然上演节目的详细安排将于2011年3月23日才公布,但现在中国的节目已基本确定,分别是中国上海京剧院带来的现代剧《哈姆雷特》和中国国家芭蕾舞团的《牡丹亭》。乔纳森·弥尔斯形容自己确定演出单位和剧目是一次“发现的旅程”,他对所有亚洲艺术家及其作品都保持极大的开放状态。

        选择这两部戏是因为他们本身就采用了中西文化交汇的形式,用中国传统的京剧展现莎翁名剧,用西方古典芭蕾的形式表现中国古代的爱情故事,是具有挑战性的观念和艺术形式突破的作品。对于话剧等语言类节目,乔纳森·弥尔斯也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因为爱丁堡艺术节本来就有非常悠久的非英语戏剧演出的传统,他们也很希望以后有机会将中国最好的现代话剧引入艺术节。但是作为第一次入选艺术节的节目,他们希望尽可能减少语言障碍,先打开局面。

        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是独立的活动推广机构,负责节日期间的各项活动支出,作为一个非盈利组织和注册慈善团体,它的预算精确平衡,主要来源是三大块:票房收入(所有节目都由艺术节直接售票,不用代理机构。只有极少数的赠票)、募捐活动和私人赞助(通过一个叫做“艺术节之友”的机构设立基金),以及苏格兰和爱丁堡的两级政府拨款。

        参加边缘艺术节的艺术家需要自己花钱住宿、买场地和卖票。但精选剧目是必须应总指导邀请才能参加的,总指挥藉此展示各自的风格与旨趣。所有受到邀请的艺术家及团体在爱丁堡表演期间的相关管理及各项支出,包括演出费用、旅行、住宿、演出场地租用和表演宣传等,全部由爱丁堡国际艺术节提供。

        艺术节的管理也非常精细,他们的工作团体只有26名专职人员,但在艺术节后期筹备阶段和三周的艺术节期间,会临时雇佣大批工作人员,包括司机、技术人员、票务和新闻办公室工作人员。全部管理和安排工作有条不紊的展开,每年的200多个剧目,每个剧团和节目,艺术节都会安排一到两个专人负责,从机场接待、翻译,到排练场地安排、媒体宣传,提供全程全方位跟踪服务。他们的工作日程表会多达千页,何时晚宴,何处召开记者发布会,每一项都有精确而细致的安排。比如媒体宣传这一块,他们平时有2个人负责,艺术节期间则是15人,每个人分管不同形式的媒体,如网站、纸媒、电视台等。联系采访、安排时间地点等。在场外,不管来自全世界、运用各种语言的赞助商、演出团队、媒体和观众的信息多么庞杂,艺术节的技术部都提供最详尽和周到的电脑搜索和信息提示。

        除了艺术节,苏格兰的许多国家博物馆、画廊和公园都是免费的。比如凯文格洛夫博物馆和艺术画廊(Kelvingrove Museum & Art Gallery)集艺术、科学和历史于一体,大多数日子里还有风琴演奏节目,乐手使用的是1901年制造的风琴。爱丁堡的国家画廊(National Galleries)里收藏着苏格兰从文艺复兴初期到19世纪末期的美术作品,从拉斐尔(Raphael)、提香(Titian)、爱尔·格兰可(El Greco)、委拉斯开兹(Velázquez)、伦勃朗(Rembrandt)、鲁本斯(Rubens)到梵高(Van Gogh)、莫奈(Monet)、塞尚(Cézanne)、德加(Degas),高更(Gauguin)。 而始建于17世纪的皇家植物园(Royal Botanical Gardens)则以草药园和开放的植物学教育中心闻名于世。艺术节希望这些享受,能和艺术一样吸引亚洲的观众。

    美好的未来

        中国的很多演出单位和艺术家对于爱丁堡艺术节此举表示了极大的关注和振奋。北京昆剧院的一位李姓演员说,在国际上,中国艺术曾经长期处于“查漏补缺填空”和满足西方人好奇心和“调口味”的地位。而现在,西方主流艺术圈的艺术家和观众,已经不再仅仅怀着猎奇心理,而实实在在抱着借鉴和欣赏的态度看中国艺术,这让他感到自豪和高兴。中国艺术在艺术形式上应该同时保持传统性和开放性,但目前在提供全新的价值观念方面还比较弱。而这一点恰恰是世界艺术圈最看重的标准和取向。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一位青年导演则表示:爱丁堡艺术节是艺术节最高水准的展示平台,他们能将亚洲艺术作为主题和重点工作内容,一方面是因为亚洲,尤其是中国的经济崛起,另一方面也是亚洲艺术有所突破和发展的结果。他笑称:“每个搞艺术的人,都会以爱丁堡国际艺术节的邀请为目标。”他希望这种邀请越来越多。

        而事实上也会如此。艺术节总指导乔纳森·弥尔斯一再表示,除了在2011年着重推介来自中国与亚洲其他国家的艺术家及艺术作品外,在未来四年,爱丁堡艺术节内含的各种艺术节将从总体上推出杰出的中国艺术节目。中国是爱丁堡艺术节内的主要大国,主办方希望在2012年和2014年的节日期间加强这些联系。

        尤其是2012年,爱丁堡艺术节的时间正好夹在伦敦奥运会和残奥会之间。所以,他们的宏伟计划是:既然爱丁堡艺术节是“世界艺术奥林匹克”,那么,当全球顶尖运动明星和新星们在伦敦奥林匹克和格拉斯哥英联邦运动会大显身手的时候,全世界最优秀的艺术明星和艺坛新星们也将在爱丁堡大展其艺术才华。在奥运会和残奥会举行期间,他们将吸引来自全世界各国的人们前来爱丁堡观看本国的“文化代表团”的表演。让两万多家非官方媒体和几十万奥林匹克观众将眼球转向关注爱丁堡及其国际伙伴,关注他们未来的发展。毕竟,艺术节的价值核心一直是:“坚信艺术具有培育和改造的力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