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新书面对面

    迈克尔·翁达杰:从斯里兰卡出发

    邱华栋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1月24日   11 版)
    《遥望》,[加]迈克尔·翁达杰著,张芸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9月第一版,25.00元

        从斯里兰卡走出来的作家迈克尔·翁达杰是眼下的“无国界作家”群中非常重要的一位,他最著名的小说作品是《英国病人》,不仅获得了英语小说大奖布克奖,拍摄而成的同名电影亦影响巨大。1943年,迈克尔·翁达杰出生于斯里兰卡一个富裕的农场主家庭,父亲主要经营茶园,家境殷实。迈克尔·翁达杰的血统比较复杂,身上流着荷兰人、僧伽罗人和泰米尔人等多个民族的血液,因此,他后来成为跨文化和跨国界的“无国界作家”群中的重要一员,写作一种“世界小说”并且享誉世界,就是理所当然的了。幼年的他在父亲的大茶园里度过了愉快的、无忧无虑的童年,11岁的时候,他跟随母亲来到英国伦敦,在那里读了小学和中学,1962年,19岁的迈克尔·翁达杰从英国来到加拿大,在多伦多大学就读并获得了文学硕士学位,后来,主要在多伦多一所大学教授英语文学。

        迈克尔·翁达杰最早也是从诗歌开始自己的写作生涯的。1967年,24岁的迈克尔·翁达杰出版了第一部诗集《优雅的怪物》而一鸣惊人。从风格上看,这部诗集明显受到了法国超现实主义诗风的影响,诗句短促、意象丰富,表现了一个由语言所创造的想象世界,他能把眼睛所看到的社会不公化成一些畸形和突兀的象征物,在诗歌中呈现。1969年,他又出版了第二部诗集《七个脚趾的人》,将澳大利亚——他曾经去那里旅行了一段时间——的中部地区那广大和原始的荒野风景,以一种半神话、半民间传说的方式呈现,形式上以片段和截面为主,诗篇中有的带有叙事性,有的则非常冷峻简短。1973年,他出版了诗集《鼠肉冻》,截取了现代人复杂的心理状态作为诗歌片段。1979年,他又出版了第四部诗集《我学会了用刀的技巧》,以非常生活化的句子,结合了英语意象派诗歌的风格,逐步地从日常生活中寻找到了诗歌的身影。该诗集获得了加拿大总督文学奖。1984年和1992年还出版了诗集《世俗之爱》和《剥桂皮的人》,歌咏了爱情、婚姻和日常生活中的美丽和波折。可以说,迈克尔·翁达杰首先是一位杰出的现代主义诗人,也是一个杰出的文体家。在他后来的作品中,出现了拼贴、杂糅、互文的丰富形式感。他的作品最重要的特点,我觉得首先就在于其形式,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其次,则在于他的多元文化的广阔视野。而他的那些虚构和非虚构的文本大都具有强烈的实验性,其自身带有片段和解构的特征,因此,迈克尔·翁达杰被一些人贴上了“后现代主义小说家”的标签。不过,对于一个作家来说,被贴上什么样的标签,往往不被作家本人所认同。迈克尔·翁达杰似乎对自己是不是“后现代”和“无国界”作家没有什么兴趣,他也不辩解,不反对,也不承认。

        迈克尔·翁达杰在文体和形式上的实验是最应该被重视的。在出版了两部诗集之后,1970年,他就开始了小说和其他文体的实验。这一年,他出版了一本跨文体的作品《小子比利作品选集》,假托美国历史上出现的草莽英雄、左撇子枪手小子比利的作品集的名义,将诗歌、散文、照片、访谈、剧本等文体组合起来,运用了多层结构和后现代的拼贴手法,把历史传说、作家想象、文体杂糅全弄在一起,探讨了美国梦的暴力特征,又将加拿大和美国那种开拓荒野的精神注入其间。这本书因为它那有趣的文本杂糅和对美国历史的戏仿与再解释而获得了赞誉,并荣获当年的加拿大总督文学奖。在这一年,他还出版了一部学术著作《伦纳德·科恩评传》。

        2007年5月,迈克尔·翁达杰出版了小说新作《遥望》,这一次,他把小说的背景放到了1970年代的美国。在小说的前半部分,主要人物活动在美国的加州和内华达州,他们是同一个家庭的成员:安娜姐妹、她们的父亲和一个被收养的孤儿库柏,这四个人的命运非常复杂地纠结在一起,逐步将家庭内部的纷争、困苦和暴力的阴影呈现了出来。其中,加州的农场景象和生活在迈克尔·翁达杰的笔下被描绘得栩栩如生,而孤儿库柏后来在内华达州赌场行业成为职业赌徒,其赌博业的专业性描写使我怀疑作者本人可能就是一个赌博的高手。在小说的第二个部分里,他把叙述的地点挪到了法国南部一个地方,安娜这个时候已经成长为一个学者,她在研究法国文史上一个偏僻的作家,她自己的生活也开始和这个作家有些关系,小说在这里继续分岔,那个法国作家的生平开始以虚构的方式进入到小说中,一直到这条线索结束,小说也就结束了。

        从小说的情节主干上来说,《遥望》似乎是一部在叙述上不断分岔的作品,最终导致了小说所有主要情节的迷失。这是一部带有鲜明的实验性的作品。我想,当迈克尔·翁达杰的《英国病人》获得了世俗性的巨大成功,《菩提凝视的岛屿》也呈现出人道主义的厚重的力量,他似乎想写一部主题和内容都不那么确定的作品,这就是《遥望》的来由。根据书名《遥望》,我可以推断,有人在眺望时间消逝的尽头,在那里,有些人物在孤独地活动着,为着一些或卑微、或宏伟的目标在努力,但是,所有人的身影最终都消失在地平线上了。这部小说继续着迈克尔·翁达杰过去作品中的反复出现的诗歌意象和叙事的片段结构。线性的叙述时间也被打乱、被扭曲,隐喻了世界的模糊和命运的不可知。我觉得,小说真正的主角是时间,是时间使人物的命运和走向漫漶起来,成为被远眺的逐渐模糊的身影。可以说,《遥望》是一部相当精粹的后现代风格的拼贴小说。

        迈克尔·翁达杰两次获得了加拿大总督文学奖,他认为自己既是亚洲作家,也是加拿大作家,但是,我想,他首先是一个英语作家。作为“无国界”作家群中的代表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身上带有着跨越种族、国家和文化的特征,他也非常自觉地运用这种混合的文化身份和文化意识,实践着自身“生于此地却居于彼处的国际混血儿,终身都在为回归或者离开故土而奋斗”的理念。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