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六十年建设之路

    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 李伟科 李卿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1月10日   08 版)
    第六套人教社历史教科书
    第十套人教社历史教科书

        从1950年到现在的60年中,人教社总共编辑出版了十套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反映了新中国自成立以来中小学历史教材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

    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奠基期

        1951年,人教社选用和改编了老解放区和国统区一些较为进步的历史教科书,编成了新中国第一套全国通用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这套书,开始用唯物史观观察和分析历史现象,使师生耳目一新。 

        1953年,中央加强人教社力量,历史室云集了很多专家,如胡文彦、寿纪瑜、江季筠、巩绍英、陈乐素、邱汉生、王永兴、汪篯、苏寿桐、李纯武、王剑英等。1955~1956年,历史室依据新中国第一套历史教学大纲编写出一套全新的较为完善的中小学历史教科书。这套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内容丰富生动,有经济史,重文化史,注意各民族对祖国历史的贡献,讲世界史注意与中国史的联系;配有精美的插图和地图。历史室同志还拟出历史教材编写原则的初步意见,对后来历史教材的编写具有指导意义。这批早期的历史室编辑们,成为新中国历史教科书编写和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历史教科书的曲折发展期

        1958年“大跃进”,中小学教育被认为“少慢差费”。历史教学界的一些人士,纷纷批评人教社现行历史教材,内容重复、繁琐,而且“厚古薄今”,内容陈腐,等等。1959年,人教社应中央和教育部的要求开始编写十年制中小学通用教材。这是人教社编写的第三套全国通用中小学历史教科书。在整个“左”的形势下,人教社历史室编写的这套十年制中小学历史教科书,也是“贴政治标签”,空洞理论多,史实叙述少;还贯彻“厚今薄古”思想,压缩古代史,增加当代史,甚至写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其系统性也较差。这套教材遭到了史学界的严厉批评。

        1961年夏,人教社历史室按照中央文教小组和教育部的指示起草全日制中小学历史教学大纲,并征求了翦伯赞、吴晗、周谷城、周予同等史学家的意见,得到普遍称许。到1963年,人教社历史室完成了第四套中小学历史教科书的编写。这套历史教材注重基础知识,史论结合得到加强,肯定了历史人物在历史上的作用,在古今比例上注重中国历史的特点,是建国以来比较成功的一套历史教科书。

        1966年“文化大革命”爆发,所有教材都被视为“封资修的大杂烩”,历史教材被指责为“黑教材”。不久,大中小学停课“闹革命”,教材被停止印行。1974年初,“四人帮”大搞影射史学,竭力鼓吹所谓的儒法斗争,历史教材又首当其冲,被严重扭曲。

    历史教科书的繁荣期

        粉碎“四人帮”以后,历史教科书的编写主要是拨乱反正,克服“左”的影响,继承和恢复“文革”前历史教材的编写经验与模式。

        1977年,邓小平亲自抓中小学教材建设。教育部以原人教社编辑为主力,调集各方专家、优秀教师组成“全国中小学教材编写工作会议”, 苏寿桐先生任历史学科组组长。教育部《全日制十年制中小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规定:小学不再开历史课,初中开中国历史,高中开世界历史课。历史组着手起草教学大纲和编写中学历史教科书,并于1978年起供全国使用。这套十年制教科书是人教社编写的第五套全国中学通用教材。

        1978年,教育部将中小学学制改为十二年,并委托人教社对1978年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进行修订。1982年人教社编写出版了第六套十二年制中学历史教科书。这套教科书体现了时代的进步性,进一步清除了“左”的影响。

        1986~1988年,国家教委组织修订历史教学大纲,并通过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历史学科审查委员会审查。人教社历史室依据新修订的教学大纲编写的九年制义务教育中学历史教科书通过审查后使用,这是人教社第七套全国通用的中学历史教科书。这套教科书突出了历史教学的重要地位和作用,重视中学生的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拓宽了知识面,加强了经济史、文化史的内容,在体例上突破了原来的编章节结构。1990年,国家教委调整高中教学计划,设置必修课和选修课,人教社历史室根据修订后的大纲编写出高中历史教材,这是人教社编写的第八套中学历史教科书。

    历史教科书的新起点

        1992年国家教委组织人教社和大中学的专家、教师,修改和制定了适应义务教育的课程计划和大纲。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中小学教材要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样化,开启了“一纲多本”的教材审定时代。北师大版、四川内地版、广东沿海版及上海版等九年义务教育历史课本纷纷出版。人教社历史室依据义教大纲修订编写的初中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实验本,于1989年出版。这套教科书在三年后修订为正式本,一直用到21世纪。人教版这套教科书内容充实、编排体例新颖、科学性强、富有弹性、文字生动、图文并茂、可读性好。在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课程改革的基础上,高中课程改革也进一步深化。1996年人教社依据新高中历史大纲编写出高中历史教材。这是人教社编写的第九套中学历史教科书。这套初高中历史教科书,面向21世纪,体现出新时代精神;采用新型的框架结构;注意到初高中历史教学内容的层次性;教学内容富有弹性;减轻学生负担;注重开发学生的智商、情商,强调发展学生的个性等特色。正因如此,初中九年义务教育历史教科书和高中历史实验本教科书被社会各界广泛认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编得最好的一套历史教科书”。

        跨入新世纪,人教社历史室根据新课标编写了初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并分别于2001年和2004年出版。这是人教社编写的第十套中学历史教科书。初中新课标历史教材,强调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淡化历史学科体系,采取了主题式的结构体例。高中新课标教科书,采用古今中外混编的专题式结构体例,将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分为三个必修模块,还设有供学生选择的六个选修模块。

        回顾六十年,风雨兼程,使用过人教版历史教科书的人数累计达六七十亿。历史教科书从无到有,逐渐走向了成熟和完善。其间,一辈辈老先生呕心沥血,为历史教材建设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历史教材也总结出一套编写的基本原则,如要有正确的指导思想,体现时代精神,符合中国国情,注重思想教育和能力培养,还要有科学性。在基本原则的前提下,历史教材编写需要一支稳定的专业队伍长期从事教材的研究、编写编辑工作;教材在编写过程要遵循严谨的程序;还要广泛吸收国内外教材编写的新成果,教材要先试验,听取师生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再不断修改完善。唯如此,编出的历史教科书才会受到广大师生的欢迎,才符合教学实际,符合时代精神。随着社会的发展,改革的不断推进,历史教材建设事业终将会取得更大的进步,逐渐走向辉煌。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