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永恒的乌托邦之旅

    ——重读柏拉图《理想国》

    杨红伟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1月10日   20 版)

        岳麓书社新近出版了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名著《理想国》,该译本由我国翻译名家顾寿观先生成稿于20世纪80年代,译稿以多种希腊文文本为基础,并参考了流传于各国的译本和注本。吴天岳先生在借鉴近二十年来西方柏拉图研究最新成果的基础上,对原译稿进行了细致的校注,从而使译作更加准确且便于理解。

        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系统的乌托邦著作之一。所有乌托邦观念的发生都依赖于人类的反思性智慧,人应当以何种方式活在这个世界上?或者,何种生活才符合人的本性?这些问题穿越历史,不断追问着人类的灵魂。

        柏拉图时代雅典政治中的难题,是民主制能力与德性的双重颓败。雅典在伯罗奔尼撒战争中的溃败,海上霸权的丧失,三十僭主的政变,都充分暴露了民主制的无能。而苏格拉底之死,作为西方文化史上的重大事件,从更深的层次上显现了现实政治的严重危机。苏格拉底作为古希腊最具美德(即知识)之人,经过民主的方式被剥夺了生命,这一事件展现了雅典政治生活中德性与权力之分裂。它意味着“政治现实与探求真理之间,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作为苏格拉底的学生,柏拉图自然会由此产生出对现实政治的深刻反思。现实城邦的衰落,必定是因为它偏离了一个理想城邦应该具备的品质。而判定这些品质必定基于某种普遍的原则,这就是正义。只有弄清了城邦的正义之后,才可以设计出相应的制度、结构和法律,从而重新塑造出一个正义的城邦。

        柏拉图乌托邦所要解决的根本问题是正义的观念。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对当时社会上正义观的混乱颇为忧心,所以他的目的就是要树立可靠的正义观念。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关于什么是正义的看法,如克法洛斯所说的“讲实话”与玻勒马霍斯的“借债还钱”,这两种正义观显然是建立在经验的归纳之上,而苏格拉底的反驳是基于这一前提:正义应当是一种普遍的观念,因此如果从一种正义观出发,举一反例能推导出矛盾的结论,就可以否定它。除了运用逻辑的归谬之外,苏格拉底还运用道德判断。如当色拉叙马霍斯声称“正义就是强者的利益”时,苏格拉底则认为统治的对象乃是公共利益,判断一种统治好坏的标准在于公共利益是否实现,而不在于私人利益的攫取。

        柏拉图理想国的统治者是哲学王。让哲学家成为统治者,或者把统治者转变为哲学家,恰好符合城邦的正义原则。因为哲学家是那些眼睛盯着真理的人,只有统治者才会牢牢地把握住知识,排除任何意见的干扰,从而摒弃私利的诱惑,使他的行动纯粹地出自公共利益的动机。然而,正如施特劳斯所指出的:谁都能看到,哲学家投身于现实政治,即使不是有害的也是无用的。苏格拉底本人因为干预现实政治而丢了性命便证明了这一点。

        和一切乌托邦的假定一样,苏格拉底认为理想的国家应当是和谐的,和谐又是指没有冲突,而消除冲突的第一要义就是要取消私利。于是便引入了关于理想国的第二项设计,即财产公有,妇女和儿童公有。公有财产是柏拉图的乌托邦遭人诽谤的重点。然而,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所有这些异议,都由于忽视了柏拉图这一主张的理论背景而不得要领。

        美德与权力的结合的哲学王、政治上的等级制与经济上的财产公有,是柏拉图对理想国的主要设计。接下来的问题是,正义的城邦如何可能?柏拉图对此有着清醒的认识,他借苏格拉底之口说,理想城邦有其独立而内在的价值,并不以能否实现为标准。

        所以,《理想国》中关于理想城邦的对话,主要是确立理想城邦的绝对观念,并把这一观念作为我们进行判断的依据,至于能否实现它,则是另外一个问题。从某种意义上讲,正是由于乌托邦的不可能实现,它才能够持续生长于人们心中。

        不过,柏拉图从未放弃建立“理想国”的梦想。他对雅典的政治现实极度失望,深感道之不行,便乘桴浮于海。在叙拉古岛怀着一丝侥幸,企图把一位僭主教育成哲学王,结果话不投机,被贬身为奴。他的朋友在奴隶市场发现了他,舍金赎回。柏拉图曾经周游列国,最远处到过埃及和叙利亚,无所建树。于是回到雅典,创办学园,收徒授业。耳顺之年,又两次漂流海外,企图有所成就,但终归失败。知其不可而为之也,这是人之悲怆所在,也是人之伟大所在。

        《理想国》,[古希腊]柏拉图著,顾寿观译,吴天岳校注,岳麓书社2010年7月,38.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