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1月03日 星期三

    著译者言

    遗编一册能断肠

    ——《黄衫客传奇》译余琐言

    李华川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1月03日   10 版)

        1890年4月12日,这一天是星期六,在法国东部汝拉省首府隆勒索涅市的小镇德斯尼,本地姑娘玛丽亚-阿黛乐·拉尔都赛,正在镇政府举行一场隆重的婚礼。对于这个外省小镇的居民来说,这场婚礼相当特别,未来很长时间大概都会被人津津乐道,因为新郎是一位留着辫子的清朝官员,而且他的名字也奇怪,叫Tcheng-Ki-Tong,听起来好像chien qui tombe(落水狗)。新郎的中文名叫陈季同(1852-1907),这一年39岁,游历欧洲已经十几年了,说一口流利的法语,当时任清朝驻法国使馆参赞,而且还是巴黎文坛颇有名气的法语作家。在镇政府的结婚仪式之后,举行了盛大晚宴。宴会上,新郎的从容自如,幽默风趣,让众多来宾大为倾倒。觥筹交错之际,他还当场向镇长捐献了300法郎,用于赈济穷人;又给镇里的其它机构数目不小的布施。这也大得当地人的欢心。两天之后,星期一晚上,当他乘火车返回巴黎的时候,一大群人在站台上为他送行。面对热情的亲朋,他答应时常回来探望他们。

        上述看起来像是小说中的场景,并非出自笔者的虚构,而是依据当年4月18日巴黎《时报》第三版“社会新闻”栏目的报道复原的。当然,为了使报道的内容更生动一点儿,这里面也添加了笔者的某些理解。

        不过,陈季同离开之后,一生就再也没有机会重访汝拉省了。1890年,对于这位清朝外交官而言,实在是忙得不可开交的一年。本年,出使大臣刘瑞芬任满返国,继任者薛福成初来乍到,一切外交应酬,均须陈季同这个使馆的二号人物代办和谋划。此外,李鸿章为筹建芦汉铁路,委托陈与欧洲银行家商谈借款事宜,这也让他大费脑筋。除了应对这些公事,陈季同还一直笔耕不辍。3月,他出版了《中国人的娱乐》一书,之后,他又马上投入新书的写作。11月,《黄衫客传奇》在巴黎问世。

        这已是陈季同在法国出版的第四本书了。在此之前,他先后撰述了《中国人自画像》、《中国人的戏剧》、《中国故事集》、《中国人的快乐》,以向西方介绍中国的文化和风俗而获得好评,不过,这些书都不属于纯文学的创作,还不能充分发挥作者的想象力和文学才能。《黄衫客传奇》这部长篇小说算是作者的一次新尝试。

        小说以唐传奇《霍小玉传》为蓝本,讲述了李益和小玉之间的爱情悲剧。与中国读者熟悉的《霍小玉传》中的人物相比,《黄衫客传奇》进行了相当大的改造。李益由一个薄情寡义的负心郎,一变而为深情款款,但性格软弱,值得同情的悲剧人物;李益的寡母也是作者着力刻画的人物,其固执强势、冷酷专横、工于谋略的特点跃然纸上;另外,原本是一神秘豪客的黄衫客,成为具有超常能力、富于魔幻味道的人物,多次出现在李益的幻觉中,为小说增添了迷离徜恍的色彩。

        在写作技术上,大量心理描写的运用,也是小说的一大特点。作者在西方文化中浸淫多年,十分熟悉欧洲文学的表现手段。小说中描摹主人公等待会试结果时的心情,以及病中的内心激烈冲突和幻觉,都相当成功。

        坦率地讲,这部小说虽称不上是第一流的文学作品,但作者还是在感情上相当投入的,一些章节颇有打动人心的力量。译者自以为做了多年相关研究,具有心理抵抗力,可在翻译某些段落时,也不禁黯然神伤。读着这些从内心流出的文字,可以想见作者的性情风貌。实际上,在生活中,作者本人就是一个倜傥多情的诗人。

        1875年,陈季同毕业于福州船政学堂,精通法文。年轻时,他就因外交方面的才能,得到李鸿章的赏识,曾在一系列外交事件中发挥积极作用,本来会得到重用,但他身份虽是武职(总兵衔参赞),性情却全是文士。比起官场中的规则,他对于舞文弄墨似乎更感兴趣,也更为在行,而且天性又风流多情。前文提到他迎娶法国夫人,风光无限,殊不知也正是为了给这位夫人购买珠宝首饰,他挥霍了不少公款,以至于不久便被撤职查办,黯然回国。

        因为有李鸿章的关照,陈在偿还了欠款之后,又被重新启用,任职于李的幕府之中。在甲午战争中,他参与了一系列军事活动。甲午战败,李鸿章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委派他协助办理割让台湾事宜。可是陈抵台后,受到当地军民反对割让的情绪感染,公然违抗军令,背叛他多年的保护人,站到了台湾人民一边。此时,他写了当时有名的《吊台湾》四律,哀悼国土之丧失,批评政府之无能。风格沉郁顿挫,感动人心。

        此事之后,陈季同自然开罪了李鸿章,只好躲在上海赋闲。说是闲着,但他其实参与了一系列维新变法活动。办过报,开过矿,救济过庚子事变中的灾民,也曾与八国联军中的德国士兵拔刀相向。他的家庭生活也不安静。数年前,有一英国女子慕季同才,与其颇有情感上的瓜葛。此时,上海又传出她的法国夫人与英国情人用手枪决斗的绯闻,陈挺身站在二女之间,舍命调停。这段“英雌决斗”的情节,后被陈的学生、小说家曾朴写进了《孽海花》第31回。法国夫人后来的独自回国,大概与此事不无关系。不过,从陈的诗集《学贾吟》中,我们还是能看出他对夫人的深挚情感。但人世间感情之事,有许多难以逆料之处。法国夫人之后,陈又娶了李氏姐妹作如夫人。1907年,陈病逝于南京。了解作者的这些经历,也许能为大家阅读《黄衫客传奇》增加些趣味。

        另外,从中西文化交流史的角度来看,就笔者的闻见所及,这部书大概是中国人第一次用西文创作的长篇小说。我一向不是很喜欢用“第一”这样的表述,因为我们对于文化史深层次的内容,了解得还很不够,未来可能还会不时有新的发现。不过,我看到在网络上已经有不少朋友将其定义为“第一”,既然大家喜欢这个词,其实也未尝不可。以后我们如果发现了更早的“第一”(我们期望那一天),那就再更正目前的提法,似乎也还不迟。或者,用杜丽女士的说法,这是一块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活化石”,是不是更好呢?这就留给大家自己去判断吧。

        行文至此,也该收笔了,想起刚拿到样书时,曾在封底戏题一绝,翻出来,博大家一笑:

        十年辛苦为君忙,只为遗编能断肠。

        杳渺水云乘槎客,诗魂迢递还故乡。

        《黄衫客传奇》,陈季同著,李华川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0年6月第一版,23.00元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