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众儿童文学的角度来说,日本最杰出的儿童文学作家那须正干,其代表作《活宝三人组》在日本影响了整整两代人,拥趸甚众,其中不乏正值校园时代的活泼少年,追随“活宝三人组”二十多年的成年读者也大有人在。这套书自出版以来,32年来在日本畅销2300万册,与《哈利·波特》、《佐罗力》并称为当下日本最畅销的三大童书。今年10月,这套荣获无数大奖的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品,在众多的期待中亮相全国。为了保证中译本的一流质量,二十一世纪出版社特邀著名文学翻译家林少华担纲翻译。之前,村上春树的作品因林少华的精彩翻译而迅速走红中国。为此,本报特意采访了林少华先生。
读书报: “活宝三人组”是一部什么样的作品?
林少华:“活宝三人组”是系列作品,由50部构成。作者那须正干是日本著名儿童文学作家,自1978年出版第一部《活宝三人组 出场记》,到2004年50部全部出齐。32年间总共行销2300万册,堪称经典之作。50部中主人公贯彻始终,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但每一部又各是一个或若干个相对完整的故事。从内容和语文程度来说,适合四年级以上小学生阅读。因而在形式上以文字为主,辅以插图。前川一夫作为插图画家同样出色。插图生动简练,幽默而不流于搞笑,夸张而又不失节制,和同样风格的文字珠联璧合、相得益彰,使得人物形象形神俱肖呼之欲出,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丰富的生活气息。
读书报:这套书最吸引您的是什么?
林少华:最吸引我的是其中无所不在的男孩气、男孩精神。我是教大学文科的,又是外语专业,男孩本来就少,甚至不到十分之一。而仅有几个男孩也不大像男孩,不知是被女孩欺负还是被女孩同化了,扭扭捏捏,低眉垂首,蹑手蹑脚,柔声细气,全然不像个男子汉。众所周知,幼儿园全是女老师,上小学又几乎全是女老师,这肯定有影响。男孩气是什么?就是要有更多的机警、坚韧和果断,要有更多的自立、勇敢和冒险精神。决不可小看男孩气,男孩气意味着将来的男人气、男子汉精神以至一个民族的阳刚之气。在这个瞬息万变的世界上,很难设想没了阳刚之气的国家和民族将来会是怎样!因此,“重塑男孩”非常重要。如果本土儿童文学作品这方面的元素暂时不够充分,那就要引进。而“活宝三人组”的三个“活宝”恰恰都是有男孩气的男孩。
读书报:从翻译纯文学的成人经典,到翻译大众儿童文学作品,请问您在翻译“活宝三人组”时怎样克服这个跨度?
林少华:所幸有两种因素促使我大体完成了这一跨越。一是儿童文学专家朱自强教授,我们是同事也是朋友。他常把“儿童文学如何如何重要”挂在嘴边,使我在价值认识上缩短了从成人文学到儿童文学的跨度。二是因为我五岁多的女儿,和她交流使我有机会接触儿童的内心世界,这使我实现了日常层面的跨越。恰在这个时候,朱教授的“唆使”促成了我参与翻译他担任主编的“活宝三人组”系列,于是我在翻译实践上开始了这一跨越。还有一个因素,就我接触的范围来说,我觉得当下儿童文学作品的语言不够精致。原来图画那么漂亮的儿童读物,语言却不漂亮。这对儿童稚嫩脆弱的语言感觉来说,是个不小的伤害。于是我不自量力地想:我来翻译一部试试!
读书报:作为一部在日本畅销32年的大众儿童文学的经典,从翻译的角度来说,这套图书的艺术特色何在?
林少华:翻译改变不了原作的情节安排,也改变不了原作的思想内容。翻译所能改变的主要是语言,即文体处理。好在文体是文学艺术的载体,原作中人物的表情、语气、个性以至呼吸和体温都要通过翻译所处理的文体加以再现。“活宝三人组”语言上最大的艺术特点就是简洁生动、个性鲜明。在这个意义上,翻译本身就是艺术,就是需要适度再创作的艺术活动。
读书报:“活宝三人组”作为日本儿童文学的扛鼎之作,对中国小读者而言,存在文化差异吗?您在翻译时如何处理这种可能的差异呢?
林少华:非常庆幸,基本不存在我在翻译当中必须处理的差异及其导致的阅读障碍。较之成人世界,儿童和少年世界的文化差异要小得多,至少中日之间是这样。读了你就会知道:一气呵成、欲罢不能。当然不是说我的翻译十全十美——十全十美的翻译哪里都不存在。或许应该引用村上处女作《且听风吟》开篇第一句所引用的话:“不存在十全十美的文章,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绝望。”不过,至少有一点可以断定,我的翻译即我参与翻译的这套书不会叫孩子们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