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中华读书报 2010年10月22日 星期五

    由序言定取舍

    苗振亚 《 中华读书报 》( 2010年10月22日   03 版)

        忘记是在哪篇文章看到的,当年清华园教英国文学的外籍教授温德(Winter)在与吴宓闲谈时,说到蒙田与普鲁斯特。对蒙田曾作这样的评价:“近世各种新思想、新感情、新事业,蒙田集中莫不涉及。”因而,不管是文学圈内还是文学圈外,蒙田随笔都是应该读一读的。

        可是,近年来蒙田随笔的选本出了很多,究竟选哪个本子好呢?我没有比较过,最终却选择了黄建华与黄迅余的译本《蒙田散文》。所以选这个译本,说起来有点可笑,那是因为这本书的序言让我感动。

        要说感动的原因,不过是序言的真诚与朴实。

        译者在序言的开头就声明,为什么没有请名人写序。原因有三:“一则实在不谙接近名人的门径;二则总以为文章(或译文)能否流传久远,全靠其自身的质量,名人也帮不了多少忙;三则眼看目下一些名人的序言,仓促成篇,脱离所序的作品,只发泛泛之议,未必能起多大的导读作用。”有鉴于此,还不如自已来写几句开篇的话。其实,黄建华也算是翻译界的名人了,要请个更大的名人写个序言不是难事。但这种名人序言对读者并没有什么实际好处,所以,以“不谙接近名人的门径”而避开,实际上是告诉读者,要多注意文章自身的质量,少被名人的吹捧所误导,舍本逐末不是读书正道。

        既然是一本《蒙田散文》,总要介绍一下蒙田的个人生平吧?序言中说不必为此多花笔墨。原因是寥寥几笔去介绍蒙田的生卒年月及生平大事,那不如让读者自己去查。译者把主动权让给读者,并指出查找的途径,那就是《简明社会科学辞典》、《辞海》、《中国大百科全书》几本常用的工具书。如果要对蒙田的生平与著述展开阐述,译者说,“一则篇幅不许,二则我自已缺乏研究,驾驭不了这个庞大的主题。”我想,“篇幅不许”是真的,“缺乏研究”与“驾驭不了”可能就是自谦了。即便不是自谦是真话,换了别人也许会藏拙,不会哪壶不开提哪壶。

        那么,这个序言到底要写什么呢?序言在三个小标题下,写了三个读者最想知道的问题。

        首先是介绍书名:从蒙田的写作动机和写作实践来看,书名应该采用梁宗岱的《蒙田试笔》为确切,但这次只是为了与各本丛书相统一,只得取名《蒙田散文》了。告诉读者,这不是最符合原义的书名。

        其次是说明出版原因:既然1987年就已经出版了与梁宗岱合译的《蒙田随笔》,为什么又要出版今天这个选本?全部原因不在这里复述。但有两点关涉译者品格的事情,就不能不说了。一,在《蒙田随笔》里选过的尽量不用,除非是个别段落太有代表性了,但也只是极少量选用。这就让喜欢蒙田作品的读者,不致重复购买而多花冤枉钱,看得出译者处处为读者考虑之心。二,翻译过程中听说译林出版社正在推出全译本,就主动告诉出版社,打算中止这本选集的翻译工作,后在编辑的劝说下,才继续下去。这种光明磊落,也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这既是为读者考虑,更是为出版社考虑,只是没有为自己的利益考虑。

        最后是就选择原文版本作必要的交代。令人想不到的是,一个薄薄的仅十三万字的选本,译者竟参考了八个原文版本,其中四个全文本,三个选本,一个英译本。能够想像得到这是多么巨大的工作量。对译者来说,成本与收益肯定不成比例,但对读者来说,这书的质量也就可以放心。

        为文的第一要务,应该是“修辞立其诚”。尤其是在一本书的开头,更要让读者看到这种诚意。然而,更多的书却变了味,序言变成了软广告。不是借名人说好话,壮声威,抬身价,就是作者拔着自己的头发往上吹,甚至无聊到吹老婆,吹孩子,吹自己的头衔有多少,吹自己与名人有什么样的关系等等,似乎这些就能证明书的质量。也许,有人会吃这一套,但真正的爱书人只会被真正的诚意所感动。如果在序言中都缺少诚意,书中的文章还会有诚意吗?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