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是世界气象日,今年的主题是“携手缩小早期预警差距”。记者采访发现,“背包气象站”“地温CT系统”“海洋牧场卫士”等一系列“黑科技”,正成为气象灾害风险预警的“好帮手”。
“手持移动式气象观测站只需一个背包就能装下,可对温度、湿度、风速风向、降水量等气象要素实时观测,应用于重大活动、应急救援等多场景气象服务保障。”山东省济南市气象综合保障中心高工马蕾说。
在河北省秦皇岛市抚宁区抚宁镇三里杨庄村的马铃薯基地内,工作人员将监测的实时地温数据提供给种植户温财,并提醒他接下来春管中的注意事项。由于提供了精准地温数据,温财今年种植的500亩马铃薯提前了半个月播种,避免了异常天气造成马铃薯幼芽死亡的情况。
在山东烟台“耕海1号”海洋牧场平台上,安装了能同时观测和记录风向、风速、紫外线辐射、温度、湿度、能见度等六大气象要素的新型海上气象观测站,如“卫士”般帮助海洋牧场实现分钟级别天气观测,为牧场捕捞、休闲游钓提供精细化气象保障。
(《人民日报海外版》3.27 叶婧 郭雅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