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家长对孩子成长的关注,不少家长选择通过补充各种营养品来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然而,近日一13岁男孩因过度进补导致身高受到影响的案例引发了广泛关注。对此,专家提醒,过度进补不仅会导致孩子肥胖,还容易加快骨骺闭合。
就诊时,13岁的小刚已变声1年多。自从孩子变声后,家人天天追着进补,海参、三七炖鸡、鸽子、鹅轮番上阵,可是半年时间小刚都没长个,体重增加将近20斤。检查发现,小刚骨龄接近17岁,遗传身高180厘米的他就诊时身高只有165厘米,接诊医生称,小刚后期只有1~2厘米的生长空间。
“这样的情况临床上经常碰到。”南京市儿童医院内分泌科主任顾威介绍,自己不久前就接诊了一名快11岁的小姑娘,已经月经初潮,但身高只有143厘米。“我们仔细一问才知道,一年多以前她在检查的时候被指出偏瘦偏矮,家长就拼命地用营养品去补,比如高热卡的奶粉。”顾威回忆,小姑娘这一年多虽然身高追上了七八厘米,但随之而来的是月经也较早“报到”。“现在检查提示骨龄已经超过12岁,预计长不过1米5了。”
需要提醒的是,在不少地方,长辈觉得小朋友发育要长个子,就让孩子吃小公鸡,这也成了导致很多小朋友生长发育太过超前的“元凶”。这是因为,小公鸡里含有雄激素,如果孩子没有发育且本身营养状况不好,到了年龄适当吃点小公鸡是合适的,但如果孩子已经明显发育了,体内雄激素增高了,再过度地去补,只能让激素更高,骨骺闭合得更早。而骨骺线一旦闭合,长高的空间也就基本消失了。
另一方面,过度进补时难免摄入太多高热量的食物,如高热量的奶粉、荤菜轮番上阵,这些食物本身会导致孩子肥胖,体重飙升的“小胖墩”也更容易加速骨骺闭合。
专家强调,家长想要科学抓住“长高黄金期”,避免过犹不及,首先应及时识别孩子是否已经进入生长发育期。“有一部分家长觉得还早,不着急,其实男孩子长胡子、女孩子来月经都已经到了发育的中后期,这个时候再补就容易在短时间内促进骨骺生长,提高了加快性发育、刺激骨骺线提前闭合的风险。”顾威提醒,自行盲目进补海参、燕窝,甚至是使用生长素或促生长的药都是不合适也不必要的。建议孩子可多进行一些跳跃性和全身类运动,比如跳绳、篮球、游泳等,不仅可以帮助孩子锻炼,还能促进身高的增长;同时要保证孩子的一日三餐和睡眠时间规律,帮助孩子分泌促进生长激素。
(《扬子晚报》3.12 吕彦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