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5年04月02日 星期三

    银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实现路径

    《 文摘报 》( 2025年04月02日   06 版)

      打破技术壁垒,推动现代化产业集群化发展。依托跨领域协作和信息共享机制,以标准化和平台化为基础,通过规划建设涵盖养老服务、医疗保健、文化娱乐、智能制造等多个领域的现代化产业园区,可实现资源的高效配置和领域间的深度融合,构建有序的银发经济产业生态系统。

      聚焦技术创新,提升老年群体对智能产品与服务的适应性。这意味着技术创新需要立足于老年人多维需求,通过整合前沿信息技术与生物技术,开发易用、安全且经济可承受的智能化产品与服务。同时,创新过程中必须关注技术应用的伦理与社会影响,避免因数字鸿沟导致老年人进一步边缘化,并通过引入人性化设计与个性化支持,提升老年人对新技术的接受度与适应性。

      优化市场结构,深化现代金融产业与银发产业融合。金融产业的介入能够通过资本市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技术研发、基础设施建设和服务平台搭建等关键领域的发展。通过完善养老金融产品的定价机制、强化风险控制和服务监管,可在提升服务质量的同时推动现代化金融产业与银发经济的协同发展,增强产业的创新能力和整体竞争力。

      完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现代化产业人才保障体系建设。加大涉老产业人才培养力度是应对银发经济人才短缺、提升产业竞争力的关键举措。养老服务、医疗健康等领域的专业人才需求迫切,需要通过多层次、多渠道的改革与创新予以回应。

      弘扬积极老龄观,营造老龄友好的社会文化环境。积极老龄观强调老年群体的社会价值和经济贡献,主张以积极、包容的态度对待老龄化进程,摒弃传统文化中将老龄化单纯视为负担的观念。而良好的文化氛围则是积极老龄观得以落实的重要载体,通过社会层面的宣传教育和政策引导,逐步形成尊重老年人权利、关注老年人需求的社会文化环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1期 王金营 张景耀)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