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的绚丽成为许多女性表达个性的窗口,然而这份美丽的背后却暗藏健康危机。
指甲是人体表皮组织的一部分。在美甲过程中,美甲师会不同程度地对指甲打磨、修剪。当砂条反复打磨甲面时,指甲表层的角蛋白层被暴力剥离,原本0.5毫米左右厚的甲板可能被磨至不足0.3毫米,这种损伤不仅导致指甲失去天然光泽,更会破坏其物理屏障功能,容易引起细菌真菌感染。
调查发现,打磨机、修剪死皮的剪刀、海绵搓条等工具在很多美甲店存在多人混用现象,未经彻底消毒的工具可能携带绿脓杆菌、霉菌甚至HPV病毒,这些微生物会通过破损的甲面侵入人体。有人因美甲后感染绿脓杆菌,指甲长出霉菌;有人因修剪、打磨不当导致甲床出血,为病原体打开“入侵通道”;有人患上甲真菌病(甲癣),还可能进一步感染脚部。
甲油胶的主要成分包括树脂、光敏引发剂及多种助剂,其中有机溶剂丙酮、乙醇等,会随着使用过程挥发,直接刺激呼吸道黏膜和眼睛。一些商家为了降低成本,使用包含甲醛树脂、甲基丙烯酸乙酯和邻苯二甲酸酯等有害物质的劣质甲油胶。甲醛为1类致癌物,长期接触可诱发呼吸道炎症、皮肤过敏,增加鼻咽癌风险;甲基丙烯酸乙酯易引发皮肤瘙痒、红斑,对呼吸系统造成刺激;邻苯二甲酸酯则干扰内分泌系统,对孕妇和儿童的危害尤为显著。
美甲的“二次伤害”隐藏在卸甲环节。美甲店常用的含丙酮卸甲水虽能快速溶解甲油胶,却如同“化学刀片”般剥蚀指甲。丙酮的强溶解性会带走甲面油脂和水分,导致指甲干燥、脆裂,甚至表面凹凸不平。
美甲灯的工作原理是借助紫外线对涂抹了甲油胶的指甲进行反复照射,一般照射3~5次,每次持续30~60秒,以此实现甲油胶的硬化。研究显示,美甲灯的紫外线强度可达到太阳辐射的4.2倍,所产生的危害等同于在高原地区无防护地暴晒。它不仅会致使皮肤出现色素沉着、角质层受损等问题,长期积累下来,更有可能引发皮肤光老化病变,加速皮肤衰老。此外,这类灯具所发射的UVA具有极强的穿透力,能够轻松穿透眼球,对眼底细胞造成损伤。
美甲虽然可能对健康造成影响,但不意味着要彻底告别美甲。建议选择美甲店时先查看其卫生许可证、工具消毒记录以及产品来源;两次美甲至少间隔2~3周;在美甲过程中避免过度打磨甲面,可佩戴专业防紫外线手套,避免使用含有甲醛、甲苯等成分的产品;避免使用含丙酮的强效卸甲水,卸甲后可使用护甲油或滋润霜;美甲后如果发现指甲变色、变形、疼痛,或者皮肤出现瘙痒、红肿等过敏症状,应及时就医。
(《中国妇女报》2.26 白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