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投资于人”这一新词引发关注。如何理解?需从“投资”与“人”两个维度入手。
近年来,政府工作报告多次强调要优化投资结构,提升投资效率,坚决杜绝低效投资、无效投资。通过加强项目储备和要素保障,确保投资更精准有效,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例如,支持保障性住房建设,推动教育、医疗、养老等领域的发展,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此次提出“投资于人”,实际上是将“投资于物”与“投资于人”更紧密结合,将“硬投资”和“软建设”系统集成,将实物投资和人力资本投资有机结合,有助于提升投资的整体效益,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投资于人”不仅是一项经济政策,更是一项关乎民生的重大决策。它关系到每个人的教育、健康、就业和未来发展,是提升国民整体素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重要举措。
(《新民晚报》3.6 方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