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生活我做主”
在网上花钱购买“监督员”监督自己学习,成为一种新兴的备考辅助手段。在购物平台上,各种在售的“监督”服务涵盖考试、生活、减肥健身等需要“照章行事”的生活类目。
为满足多元细分的市场需求,新的商业模式自有其合理性,但如此服务偶尔使用一下无可厚非,要想彻底摆脱拖延和懒惰的习惯,这么做显然治标不治本。良好的自驱力,归根结底要建立在个人意志和行为动机的基础上。听得准内心的声音,才能找得准前方的路,实现“我的生活我做主”。
(中工网 1.1 乐群)
别把陷阱当捷径
“内部渠道8000元免试评定”“不过全款包退”……当下,有些人为了图省事,会在网上找职称“一站式托管”办理机构,从报名、论文发表、材料准备等都由机构代劳。然而现实情况是,交付几万元代办费后,迟迟等不来职称证书,一查才发现不仅所谓的已发论文查不到,有的甚至连名都没报。
职称是一个评审的程序,而“人的素质”则是关键要素——它既有对专业能力、技术水平等的评价,更包含了对职业道德的考核。如果靠所谓的“全程代评”“全程代办”来弄虚作假,无疑是对自己投出“一票否决”。职称“一站代办”的风险不可小觑,可别把自己立于危墙之下。
(南方网 1.1 谢伟锋)
莫让“假律师”扰乱法律服务行业发展
如今,网上有一些“假律师”故弄玄虚,号称没有打不赢的官司,以此“套路”打工者。他们善于钻法律的空子,再通过花言巧语,骗取不少有维权需求的中老年打工者。打工者向他们支付600~2000多元不等的代理费,拿到了代理费后,“假律师”就将对方拉黑。
“假律师”的身后,是一条极为扭曲而隐蔽的生意链,从假注册地址、假律所,到假咨询微信号、假委托书,各个造假环节几乎达到以假乱真的程度,具有极大的欺骗性。因此,打击“假律师”乱象,光打击站在台面上的个别骗子还不够,有关部门需以雷霆万钧之势,将“李鬼”及其配套造假链也一扫而光。
(中经网 1.1 欧阳晨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