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国家电影局数据,我国2024年电影总票房达425.02亿元,观影总人次为10.1亿,交上了一份可圈可点的收官答卷。
从“电影大国”迈向“电影强国”,既要做大体量,也要做强质量。前者围绕票房和观影人次,后者则是指向电影品质和观众满意度。2024年全年共生产612部故事影片,影片总产量更是达到了873部,从中可见创新创作实力逐渐增强。国产影片票房334.39亿元,占全年电影票房的比例为78.68%;在全年票房过亿元影片共79部的情况下,国产影片55部,占据近七成席位。这份“成绩单”,不仅整体数据可观,结构变化更为喜人。可以说,我国电影告别了以往靠少数几部大片撑起半边天的格局,呈现了头部腰部百花齐放、各美其美的更为健康均衡的结构。
从题材上而言,有不变也有变化,饱含希望也充满挑战。2024年度票房前五名的影片均包含喜剧元素,且票房均突破20亿元大关。而传统经验中,最为“叫座”的视效大片,反倒有不少都在2024年“折戟沉沙”。与此同时,电影市场也涌现出不少亮点。女性议题备受关注,从年初到年尾,《热辣滚烫》《出走的决心》《好东西》等影片票房口碑双丰收;而类似《默杀》这样的“爽感”犯罪片也票房亮眼,凸显出强类型与强话题属性的重要性。经验并非一成不变,以多元题材更好满足观众多元化的观影需求,中国电影市场依然有着巨大的成长空间。
电影,始终要面向观众,高质量的观众是助推电影高质量发展的根本动力。2024年,我们的观众有何变化?三四线票房占比达40%,29岁以下观众占比接近半数,结伴观影比例高达67%,半数以上观众乐于分享,84%的“新观众”因热门档期的电影而来……从中不难发现,热门档期是拉新的诀窍,下沉市场是突破的趋势,打造贴近年轻观众、轻频观众、有社交属性的电影主题和宣发内容,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好效果。
2024年,遍览城乡,更多的银幕、更多的场次,让更多观众走近电影。全年城市院线净增银幕数4658块,银幕总数突破9万块;全国共有开展电影公益放映的农村数字电影院线280条,放映队4.3万个;全年开展电影公益放映821万场。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细节是,特效厅全年票房超30亿元,以2.7%的场次贡献了7.2%的票房。无论是好莱坞大片,是国产电影,还是较为特殊的舞台纪录电影,都可以借此实现更好效果,进一步激发观众消费热情。
(人民网 1.3 思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