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12月21日 星期六

    徐沪济:有胆识的医者

    《 文摘报 》( 2024年12月21日   05 版)

        徐沪济

        国际权威学术期刊《自然》日前公布年度十大人物,榜单上首次出现一位上海医生的名字——海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上海长征医院)风湿免疫病专家徐沪济,他的研究将改变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范式。《自然》称他为“有胆识的医者(Daring doctor)”。

        近年来,作为一种精准、高效的新兴治疗手段,CAR-T细胞治疗正逐渐走入公众视野。人体免疫系统由多种免疫细胞组成,T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是其中两支重要“兵力”。通过基因工程改造,T细胞可被安装上专门识别肿瘤细胞的定位导航装置CAR,变身高效杀灭肿瘤细胞的“超级战士”,从而达到治疗恶性肿瘤的目的。

        看起来极具应用前景的CAR-T疗法,实际上却身处双重抱怨的“夹板”之中——患者嫌太贵,药企嫌太亏。

        2021年,CAR-T细胞治疗药物刚引入国内时,曾因“120万元一针”的价格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即便如此高价,对生产厂家而言,却仍是一桩亏本生意,因为CAR-T产品必须“个性化定制”——从患者体内抽取T细胞,送到工厂改造成CAR-T细胞,再回输给患者进行治疗。在长达数周的生产周期内,几十位技术人员、大量实验测试设备,乃至检测与运输都围着一瓶药转。

        在徐沪济看来,即使成本高昂,如此“定制”还是无法为病人提供品质稳定的CAR-T药物。“就像各地产的柳树皮品质不同,止痛效果也不同。只有将其中的水杨酸提纯出来,制成阿司匹林药片,才能确保药效。”作为一名医生科学家,他最期望的只有两件事:一是让病人“躺着进来,站着出去”,二是让CAR-T疗法从昂贵的“个人定制”变成质效更可控、安全性更高的工业化产品,从而降低治疗成本,造福更多患者。

        今年7月,徐沪济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篇论文,让整个行业看到了“逆天改命”的曙光。来自供体的通用型CAR-T细胞在肿瘤治疗中的效果看似不如自体CAR-T细胞,但可能在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中发挥更好效用,徐沪济用临床试验证实了这一点。

        华东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杜冰承担了这款CAR-T产品的基础研究。在他看来,这次临床试验“非有胆识者不可为”。从病人与适应症的选择,到治疗方案的制定与风险把控,都需要组织者同时具备极为丰富的临床经验和对相关基础理论的深刻洞察。

        “开展这样的临床试验,是需要蛮大勇气的。但我们对风险严格把控,不会拿病人的生命去冒险。”徐沪济说,他们先后入组了24例患者,共对5种通用型CAR-T细胞药物进行试验,“只有通过相互比对,才能得出有用的结论,开发出更好的CAR-T药物。”徐沪济回忆,那段日子自己几乎寝食难安,一听到手机响,就会惊跳而起,“我甚至要求团队有事必须先给我发消息,再打电话,让我心里有所准备。”

        其实,自2017年以来,已有多款通用型CAR-T产品问世,但都需要使用免疫抑制剂,才能发挥疗效。“而我们的产品无需免疫抑制剂。”杜冰教授团队经过长达八年的努力,通过基因编辑将CAR-T细胞上的“身份信息”抹去,使之能躲避人体免疫系统的“盘查”,完成定向消灭致病细胞的任务。

        而当首例患者注射CAR-T细胞药物,身体处于免疫力低谷时,正逢新冠病毒的又一波感染高峰。围绕“临床试验是否要继续”,团队成员的想法有了分歧。徐沪济权衡再三,顶着压力拍板继续。终于,首例患者康复迅速,临床试验首战告捷。接着,又有两名系统性硬化病的男性患者入组,他们的临床治疗效果也刊登在了《细胞》杂志的论文中。

        (《文汇报》12.12 许琦敏)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