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12月18日 星期三

    40余年出齐千种汉译学术名著

    《 文摘报 》( 2024年12月18日   08 版)

        12月6日,一场聚焦学术翻译与传播、汇聚国内知名学者的盛会——“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000种)出版研讨会在商务印书馆举行。本次活动不仅标志着商务印书馆在学术出版领域取得的又一里程碑式成就,更是向中国学术界展示学术翻译与传播成果的重要窗口。同日,“一千朵蒲公英的绽放”——“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000种)主题展在京揭幕。

        涉及五大类学科重要学术成果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在选目上强调经典性和系统性,所选书目均为代表各时代、各国家、各民族的思想和文化精粹的学术经典作品。其收录的作品内容涵盖哲学社会科学各个领域,按学科大类分为五类:哲学,政治学·法学·社会学,经济学,历史学·地理学,语言学·文学艺术理论。封面设计上分别对应橙色、绿色、蓝色、黄色和赭石色。摆放陈列的时候犹如彩虹,被读者亲切地誉为“彩虹墙”。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严复在20世纪初翻译了亚当·斯密的《国富论》(严译为《原富》)、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严译为《法意》)等社科名著,均在商务印书馆出版,影响巨大。上世纪五六十年代陈翰伯主持商务工作时期,出版了一大批学术译著,其中多为19世纪中期前作为马克思主义来源的经典,也包括一些当代学术名著。这些品种成为之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前四辑的主要稿源。

        1981年改革开放之初,在陈原主持下,商务印书馆正式启动“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982年第一辑50种完成出版。此后,商务以两三年出版一辑的速度,到2011年出版至500种,2017年出版至700种,今年出版至1000种。

        目前所收作品的时间下限延伸到了20世纪末,一方面确保收入的作品是经过时间检验的、已有定评的名著,另一方面尽可能体现当代的重要学术成果。“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出版,反映了打开国门的中国对待全世界文化成果的吸收态度,以域外知识为中国学术重建和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提供借鉴,成为改革开放的标志性成果,对奠基我国学术、开启新学科领域、促进我国哲学社会科学的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1000种)主题展以“一千朵蒲公英的绽放”为题,通过图片、文字等形式全景式展现商务印书馆在译介域外文明、推动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系建设方面的历史贡献。展览展示了包括历史出版物、选题规划、译稿等在内的百余件实物,不少为首次展出。

        一幅幅珍贵的图片、一份份厚重的文献,述说着一段段生动的故事。

        回应国家、时代和学术发展需要

        研讨会上,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副院长高培勇谈到,在新时代背景下,丛书出版应立足于构建中国哲学社会科学自主知识体系的主线索,要以中国式现代化为中心,选择适合的选题,为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现代化、财富分配等关键领域提供有益参考。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原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所长沈家煊从语言学的角度谈了对于“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的希冀,强调中国语言学家需具备世界眼光,了解人类语言的多样性,拓宽和加深对世界的了解。

        在丛书出版与时代发展的关系上,专家们指出,丛书在历史上以其广博、经典的内容,顺应了改革开放时代的思想潮流与知识需求。而在当下,丛书的出版更应该成为对当今时代精神的深刻回应与积极塑造,更应紧密贴合时代脉搏,尤其是扩充对于人类进入工业时代之后的一些重大问题进行思考的作品,关注当今科技高速发展时代人类如何更好生存的切身问题,回应社会对知识普及化、多元化、专业化的迫切要求,做好更多选题储备。

        在丛书的学科领域及知识体系结构上,专家们认为,丛书需在开放性、多元性和包容性上更加着力,不仅涵盖西方文明的精髓,更要广泛纳入非西方的多种文明,例如亚非拉地区的经典作品,体现全球视野下的文化交流与互鉴。同时,在互相借鉴中充分吸收其他文明的优点,为发展中国的自主知识体系提供更好的养分。

        专家们还建议,尽早谋划以新技术促进出版发展,如引进入工智能翻译技术,构建人文社科翻译大模型,可极大提升翻译质量与效率,使丛书内容更加精准地触达全球读者;针对不同年龄层与需求群体,如老年人、学生等,提供定制化的阅读服务,做好书目的针对性分类,降低阅读门槛,使丛书的阅读群体逐渐扩大;尝试结合电子书、有声书、线上课程等融合出版形式的发展,更好地打破传统阅读的时空限制。

        (《北京晚报》12.9 路艳霞)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