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是明清皇帝祭祖的太庙,它对于北京城和中轴线来说,都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老北京有句快板:“九坛八庙颐和园,东四西单鼓楼前……”九坛八庙作为皇家的礼制建筑,是北京作为古都的重要标志。在九坛八庙中,又数太庙的地位最为尊贵,在“明清三大殿”(故宫太和殿、太庙享殿、明长陵祾恩殿)中,规模最大的不是太和殿,而是太庙的享殿。今年8月,享殿作为现存规模最大的金丝楠木大殿开放内部参观,梁栋饰金,地墁金砖,游人终于可以到金灿灿的大殿里去体会了。
对中轴线来说,太庙更是总体布局上的神来之笔。从高处下瞰,可以看出太庙以一个广庭为核心,四面建筑物环抱,北面以三座大殿为重点,四周又被一片蓊郁苍劲的柏树林所环绕。
这种布局与中山公园中的社稷坛完全不同,但在比重上又恰是对称的。如果说社稷坛是一个四条神道由中心向外展开的坛,太庙则是一个由四面殿堂廊屋围拢起来的庙。这两组建筑并立在天安门两侧,不但遵从了“左祖右社”的传统,还烘托起中轴的气势。
梁思成曾给游客们建议,逛太庙时由下往上看,“不但可以看到北面重檐的正殿巍然而起,并且可以看到午门上的五凤楼一角正成了它的西北面背景,早晚云霞,金瓦翚飞,气魄的雄伟,给人极深刻的印象”。
明清时,太庙是死寂封闭的。在这古柏环绕的巨大空间里,除了举行典礼时皇帝、王公大臣得以进入,平日只有20余名太监、灰鹤与寒鸦。
它又是崇高的。重檐庑殿顶的享殿,内有68根金丝楠木大柱,一柱到顶,殿高29米,比太和殿的26.92米还高。不过,太和殿连同台基通高35.05米,整体又高过了太庙享殿。这既体现了“祖宗最大”的观念,又照顾了“九五之尊”的威仪,可说是一种巧妙的变通。
在享殿两庑“配享太庙”的26位满清功臣中,有多尔衮、傅恒、福康安等名人,他们大都是因为军功而得以享受这一殊荣的满人。唯一一个汉人是张廷玉,他的配享之路还走得颇为坎坷:让张廷玉配享太庙的,是雍正,乾隆为了不违背父亲的旨意,只得违心地将张廷玉的牌位送入了太庙西庑。
帝制时代,这里三次受战乱波及。一次是1644年,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破北京;第二次是清军的占领;还有一次是1900年八国联军的入侵。
李自成一把火烧了紫禁城,太庙却幸免于难,成了少有的、保存如此完好的明代建筑;清军占领太庙后,直接把祖宗牌位搬过来祭奠,直到乾隆才大修了屋顶;八国联军入侵太庙,拿走了门口戟架上的120根银镦红杆金龙大戟。
1911年辛亥革命后,末代皇帝溥仪退位,他拱手让出紫禁城三大殿,但仍要在太庙祭祖。北京各界对此愤懑不已,提出“皇帝已经倒了,太庙何以独存”,屡屡吁请中华民国政府收回太庙。
1924年10月,冯玉祥发动北京政变,把溥仪驱逐出紫禁城,太庙才成为公共场所。因冯玉祥以和平为己任,太庙一度以和平公园命名。
人们熟知的劳动人民文化宫正门,是与中山公园南门同时辟建的,以保持皇城的对称格局。1926年太庙改为和平公园后,此门打开,始向公众开放。侯仁之初到北平时,对此处印象极深,“庙垣之内,松柏蔚然,身临其地,如入清凉之境”。
1930年,国民政府批准《完整故宫保管计划》提案,太庙被归入故宫博物院,并作为故宫博物院分院对外开放。那时太庙配殿改为图书馆,享殿、寝殿和祧庙室内原祭祀的供桌、祭器等设施物品则基本保持原状,没有变动。
1950年,经周恩来总理提议,太庙被辟为职工群众的文化活动场所——劳动人民文化宫。1952年开始,在太庙东南隅筑土堆山,并在树林、古建间隙地建成劳动剧场、灯光球场、电影院、图书馆、展览橱窗等文化设施,真正成了“工人的学校和乐园”。
“古来数谁大,皇帝老祖宗。如今数谁大,劳动众弟兄。世道一变化,根本不相同。还是这所庙,换了主人翁。”作家赵树理当年的题词流传甚广,寥寥数语,尽显劳动者改天换地的豪迈。劳动人民文化宫年均接待游客300万人次,连“配享太庙”也成了网络热梗。
(《北京日报》12.10 孙文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