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化是一种重人而非重神、重物的人文主义文化。重视人必然会重视人伦关系,中国古代把人伦关系划分为五伦,即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种人伦关系,而且要“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基于这种人伦文化,中国传统文化在群己价值观上又形成了利他主义与整体主义的价值导向。
儒家“仁者爱人,义以正己”的思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论语·雍也》)“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颜渊》)的忠恕之道,明代思想家吕坤所说的“肯替别人想,是第一等学问”,都鲜明地体现了儒家文化的利他主义倾向。儒家“以天下为己任、天下为公”的观念,孟子的“与民同乐”,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思想,以及屈原爱国投江、诸葛亮鞠躬尽瘁、岳飞精忠报国、郑成功收复台湾等志士仁人的壮举都体现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烈的整体主义导向。
儒家文化认为,他人、社群(包括家庭、民族、国家等)的价值高于个人的价值,个人要自觉地服膺这种价值观,为了民族和历史的进步事业,可以“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总之,整体主义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特点,它是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华文明延续而不绝、中国成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唯一绵延至今的国家的一种重要的观念性力量。
近几十年来,个人主义、自由主义思潮带来的现代病在当代中国已经显现,比如信奉个人本位、权利优先的人明显增多了,一些人仅以自我为中心,谋求个人私利,较少考虑他人或社会的需要,当下在诸如家庭亲子、夫妻,社会上的同事、上下级等人伦关系中常常产生矛盾皆根源于此。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应该继承与弘扬本民族的整体主义价值导向,防止个人主义的消极影响,充分发挥我国传统伦理的群体主义或者整体主义的价值导向对社会生活的引领、整合和凝聚作用,以此增强文化自信,提高民族凝聚力,使之成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保障。
(《伦理学研究》2024年第5期 肖群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