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11月27日 星期三

    “量化生活”需行之有度

    《 文摘报 》( 2024年11月27日   02 版)

        随着新一批智能硬件终端走入消费市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选择“量化生活”:佩戴智能手表,监测心跳,记录行走步数;签到应用软件,打卡清单,评估工作效率;打开社交媒体,定位发圈,关注转赞评数。从白天到夜晚,从工作到休闲,衣食住行皆可与数据绑定,实现信息追踪。

        量化是一种目标导向的行动策略。支持者认为,日常行为的数据化,可以极大提升个体对生活的“掌控感”。量化应用于教育和工作,是对时间和任务进行模块化管理。例如,拖延症可以通过“番茄时钟”重组时间边界,集中注意力。量化应用于健康、娱乐和社交,意味着反馈可视化。例如,减重人士可以计算运动中的卡路里消耗,将努力锻炼的汗水转换为清晰的数据图表。热衷量化生活的人往往将个体视为一家组织化机构来运营,实况追踪、自我评估、预警风险、优化提升,以此应对不断加速的“绩效社会”。

        “量化生活”的风靡有其必然性。但将生活与数据过度绑定,也潜藏被数据反向控制的风险。过度的“量化生活”,会磨灭个体的微观感知能力,在增加外在“掌控感”的同时容易陷入持续内卷的“失序感”。比如,精准计量每一顿饭的热量摄入固然能科学管理减重进程,但也很可能因此丧失“干饭”最朴素的快乐:一日三餐成了通向减重目标的关卡,而非生活的意趣、舌尖的满足。因此,我们越是不可避免地走向“量化生活”,越要保持定力,行之有度。

        行之有度的量化意味着回归生活本质。时间对每个人都最为公平,在有限的时间内,我们要留住什么呢?是将轨迹转换为一组漂亮的图表,还是任由它写成一首流动的诗歌?与其用打卡多少本书、消耗多少卡路里、完成多少清单来度量生活,不如体会阅读的共鸣,享受运动的酣畅,关注工作的节奏感。

        行之有度还标志着保持足够的主体性。学者卞冬磊认为,过度量化是将释放出来的时间纳入另一套控制体系,打造出个体生活的“全时监狱”。对生活模块持续监控、测量、评估,将不可避免地给自己带来紧张、恐惧与焦虑感。但真的存在完美生活的模板吗?要知道,量化只是可供选择的方法论,并非目的地。社会时钟越是加速,越要允许自己慢下来,给自己体悟的时间,尝试用轻盈的方式理解与表达自我,接纳“好的一面”,也拥抱“坏的一面”,才能获得足够的张力。

        正如作家沈从文所写,时间无形无声,需“从日月来去,从草木荣枯,从生命存亡找证据”。日新月异的数字技术赋予了我们更多度量时间、反思生活的标尺。越是走向“量化生活”,越要保持行之有度的定力。不纠结过程,不苛责结果,去拥抱日月星辰、享受山川草木。

        (人民日报客户端 11.19 林晶珂)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