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11月23日 星期六

    寻回作文里的童真

    《 文摘报 》( 2024年11月23日   02 版)

        当前,社会上的作文培训班生意十分红火。记者走访多所小学调研了解到,不少学生都参加过此类培训。然而,小学生的作文却越写越套路化,失去了这个年龄本应有的童真。

        不是写作文,而是造作文

        不少小学语文老师反映,在批改学生作文时,“千文一面”现象比较突出。

        “模板作文”。从事小学语文教学10余年的李严说,越来越多的小学生作文带有浓重的范文痕迹,他们不是写作文,而是造作文。比如,有人看到范文开头有题记,觉得很高级,不分题材和要求,上来就写题记,显得很生硬。另外,曾有媒体报道,我国小学生作文里,“国产名人”中屈原、苏轼和陶渊明的生平事迹写得最多,被称为“套话三巨头”,“国际四大金刚”则是牛顿、爱因斯坦、居里夫人和爱迪生,孩子变成了模式化的作文组装工。

        “假话作文”。小学六年级学生崔宁说,自己明白作文应体现真情实感,可有时为了“效果好”,不得不编造内容。六年级语文老师吕莉莉反映,有些范文已过时,孩子们依然照搬。班里好几个孩子写“公交车玻璃烂了,将玻璃完好处的座位让给老奶奶”,但这是多年前的范文,如今车窗烂了,公交车很难上路。还有人为了渲染父爱,编造“晚上突发高烧,爸爸一路背到医院”的情节。

        “空洞作文”。江苏一位小学语文老师郭珂同样感受到这些年孩子们的作文愈发“华而不实”:结构完整,华丽的句子频出,细看不少都是按照固定的套路铺陈,泛泛而谈,没有细节,缺少对生活的体验与感受。

        为小学生作文“解套”

        在江苏省作协副主席汪政看来,过早过多地给孩子们“输入”范文和好词好句,会让他们写作文时不联系自己的生活阅历进行构思,而是去想范文是如何写的,这不仅让他们对体验生活失去兴趣,还会失去主体性和创新创造能力。

        多位受访者表示,目前小学生最大的压力来自家长的过度内卷,这压缩了孩子体验生活的时间。小学三年级学生徐蕊说,周一到周五晚上常常写作业到近21点,周末有钢琴、舞蹈、国画等兴趣班,暑假还要上英语等辅导班。

        “如果孩子只经历三季,如何能写出四季之美呢?”采访中一位老师说,现在不少小学生只知道家和学校这两点,上学路上可能也在背单词、做口算,中间经过几条路,路边种了什么树、开了哪些花,孩子都无暇观察。扬州市作家涂晓晴认为,学习固然重要,但是学习之外的广阔空间同样精彩。她建议,家长要少“卷”孩子,多带孩子出去走走、看看。童年生活丰富多彩,写作文自然有话可说,长远来看,也有利于孩子养成健全人格。

        (文中李严、崔宁、吕莉莉、郭珂、徐蕊为化名)

        (《半月谈》2024年第17期 刘兆权 陆华东等)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