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服务意识,叫“好好说话”;有一种百般无奈,叫“不说人话”。近日,不少消费者反映,一些智能客服平台存在着操作麻烦、回复死板、解答不对路等问题。同时,用户联系人工客服的步骤也越来越繁琐。有人吐槽,机器人变成“机气人”。
当前,人工智能技术日新月异,网购退换货、手机换套餐、银行办业务等众多消费场景中,智能客服的身影随处可见。不可否认,智能客服具有很多优点,比如,节省人力成本、服务效率高、随时在线等。
单从经营成本方面考量,企业使用智能客服无可厚非。但是消费者的诉求千差万别,仅靠一套代码去回应,既不可能也不现实。再算算长远账,为降成本而给消费者添堵,必然招致反感,影响企业形象。也不排除个别企业为逃避售后责任,故意设“障”,这就涉嫌损害消费者权益了。
无论技术还是服务,核心都是以人为本。智能客服变“智障”,病在“系统”,根在“人工”,亟需人工“调教”与帮扶。“智能”和“人工”各展其长,才能做好服务。少一些“鸡同鸭讲”,多一些情绪价值,企业把消费者利益放在第一位,才能在市场竞争中赢得主动。
(中国经济网 11.13 武晓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