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11月20日 星期三

    网海观潮

    《 文摘报 》( 2024年11月20日   02 版)

        有话请好好说

      微博上一则“如何用古诗词形容秋景”的话题有着4900多万的阅读量,其中有人用2000多年前出自《楚辞·九歌·湘夫人》中的诗——“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形容洞庭湖入秋后的景色。现实中,武汉市一小学语文老师日前在批改学生作业时发现,有学生用“栓”字造词竟写出“栓Q”,经媒体报道后引发人们对于网络用语过度使用的担忧。

      诚然,网络用语为人们增添了日常交流趣味,但一些“烂梗”往往缺乏清晰的含义和规范的表达方式,不仅削弱了语言表达的丰富性,也让人们在潜移默化中忽视了真正的语言美感与表达的深度。对此,中央网信办、教育部开展“清朗·规范网络语言文字使用”专项行动,意在鼓励网络上“有话好好说”,就是为了引导网友们尊重语言本身的力量:清晰完整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让有趣和严谨表达并存,才是真正语言多样性和语言活力的体现。

      (《人民政协报》11.14 张家铭)

        给检验项目砍砍价

      同一个检查检验项目,在不同省份价格相差几倍;到医院开几个检查检验项目,动辄上千元……这样的经历让一些患者直呼:“检查检验太贵了!”为回应这一群众关切问题,国家医保局统一部署各省开展医疗服务价格规范治理,推动一些量大价高的检查检验项目合理下调价格,减轻患者负担。

      治理规范检查检验价格,对于患者、医保基金、医疗机构、地区均衡等方面均有好处。而降低价格的办法不外乎三种:通过集采降低相关采购成本;严格根据成本确定收费;对乱收费依法整治。目前国内各地普遍有2000多个检查检验项目,而第一批治理规范的只有4个检验项目。接下来,还要持续推动更多价格不合理的检查检验项目回归合理,让患者负担变得更轻。

      (《福建日报》11.13 冯海宁)

        “谷子”风靡,“吃谷人”需谨慎

      近期,一种以动漫、游戏等IP为原型制作的周边商品——“谷子”(英文“goods”商品的谐音),在青少年群体中迅速走红。在“预约制”“限购制”“物以稀为贵”等营销手段的影响下,个别“谷子”转卖价格高达上万元。为了所谓的“收藏价值”,孩子们不惜高价购买。

      “谷子”热潮反映出的是青少年在成长过程中所面临的种种挑战与困惑,相关部门应加强监管,家长和学校也应关注青少年的心理需求和社交方式的变化,积极引导他们以健康、积极的方式参与社交活动。

      (人民网 11.15 方可)

        直播间里的“艺术盛宴”

      说起直播,人们想到最多的是“卖货”“打游戏”,近段时间,越来越多艺术家们出现在直播间里。他们中既有来自“国家队”的专业艺术团成员,也有国际知名钢琴家。而观众不仅有学生、白领、老师,还有不少大厨、农民工、养猪户,直播间里充溢着他们真真切切对艺术的需要,以及欣赏后产生的情感起伏。期待多一些“钢琴直播”这样的优质内容,在丰富人们精神文化生活的同时,通过市场的选择,让良币驱逐劣币,不给劣质短视频和直播内容可乘之机。

      (《农民日报》11.13 胡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