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恒是我任教的七年级班里一名新转学来的男生。上课的时候,他总是跟不上教学节奏,要么处于游离状态,要么弄出一点小动作。我了解到小恒的转学经历比较曲折,细问后才知道,孩子多次转学的原因与他的家庭有很大关系。小恒的父母几年前离异了,他跟着母亲生活,母亲回老家后,他就跟着转学回去了,现在他的母亲又重组了家庭,回到本地工作和生活了,于是小恒又跟着母亲来到现在的新家庭生活。
下课以后,小恒常在老师的办公室门口张望。慢慢地,我注意到,如果有老师愿意主动跟他聊聊天,他会很高兴。我意识到,可能小恒很渴望得到他人的关注,希望找到自己的存在感和价值感。他上课时总有一些引人注意的小动作,其实也是希望引起老师的关注。
我决定先从家校沟通开始。在学校家长会之后,我单独找小恒的家长谈了很久。我告诉小恒的家长,他现在很需要家长的关注和陪伴,平时要多陪陪孩子,多跟孩子聊聊天,多满足孩子内心希望被关爱的需求。
之后,我常跟小恒的家长沟通,谈谈小恒的在校表现,了解小恒在家时的状态,也会给家长一些建议,比如亲子之间如何进行更有效的沟通和互动等。因为小恒的劳动能力很强,我给他在班级里安排了劳动委员的职务。小恒很称职,这也让他越来越自信。因为对班集体的热心服务,小恒慢慢得到了同学们的认可,在班里的朋友多了起来,整个人更快乐地融入集体生活中,学习劲头也更大了。
(《人民政协报》11.3 吕玉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