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时代,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边界变得模糊,孩子正逐步转变为情景学习者、社会学习者。家长该如何帮助孩子走向深度思考?
激发孩子内驱力
家长可以从孩子感兴趣的话题出发,在各种合适的场合与孩子交流互动。如驱车出行时,结合科技公司的最新产品,与孩子聊一聊智慧城市、无人驾驶;去医院或养老院看望老人时,与孩子讨论旅居康养、人工智能+医疗等新业态、新产品;结合相关新闻事件,与孩子交流身心健康、未成年人保护等话题。
让看似随意的交流嵌入适切的场景,能提升孩子对相关话题的敏感度,有效缓解正式学习带来的心理压力,激发孩子学习的内驱力。如果相关话题可以导向孩子平时能接触到的实践情境,比如本街区的交通拥堵状况、校园里的资源浪费问题等等,则会产生更好的学习效果。此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通过广泛阅读、实地参访、职业体验以及参加相关的主题工作坊、社会实践活动等方式,拓宽他们对相关话题的认知视野,提升研究深度。
让孩子尝试“深度学习”
在培养孩子兴趣爱好的同时,家长还需要进行“纵深”处理,遵从孩子的心智发育规律,利用各种资源,为他们精心设计“深度学习”的多元模式。
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告诉我们,每天起床后的几小时内,人体内的谷氨酸、多巴胺、肾上腺素浓度较高,注意力更容易集中,适合安排对精确性和逻辑推理能力要求较高的学习任务,如数学运算、形式推理、钢琴指法练习、语法词汇训练等。到了下午,血清素开始上升,人的注意力较为涣散,适宜在宽松环境中安排创造性学习任务。
关于学习的时长,如果是逻辑性较强的任务,一般以90分钟为一个循环;对于创造性强的任务,由于活动形式多样,学习时间比较灵活,1~3小时内均可。
对于家长而言,在逻辑性较强的任务时段,可以为孩子准备一些工具,比如计时器等,并搭配使用间歇记忆、交错学习等方法提升学习效率。在创造性任务阶段,家长要在布置学习环境方面花点心思,比如带孩子离开书桌,置身布局层次错落的艺术空间或者视野开阔的户外,帮助他们进入发散性思维模式。
引导孩子做有心的“认知学徒”
置身日趋复杂的知识经济时代,家长应基于对孩子优势禀赋的洞察,引导他们时时处处做一个有心的“认知学徒”,积累学习成果、强化个人优势。
所谓“认知学徒”,是指在观摩、体验知识密集或专业性较强的工作、产品、技艺或流程时,不仅问是什么(What)的问题,还要多问为什么(Why)和怎么样(How)的问题,并寻找机会加以实践。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收看各行业领域的深度访谈、专家演讲、产品展示,还可以订阅一些与孩子兴趣相关的流媒体或播客节目。比如某国际知名科技公司的研发人员就在网络平台上发布了“如何搭建大语言模型”的实战教程,不仅演示了每一个关键步骤,还带领用户逐一破解认知盲点和技术难点。网络上这类资源很多,家长可以带孩子动手试一试,完成相关产品或流程的制作与设计。
总之,家长应在深刻了解孩子优势禀赋的基础之上,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为他们创造条件进行“认知实习”,引导孩子走向深度思考。
(《文汇报》10.27 邢至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