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是一种备受瞩目的文学批评类型。生态批评的最终目的不是建构一个理论自洽的体系,而是为生态实践塑造相应的主体,因此,帮助人们完成生态感性能力的塑造应该是居于首位的任务。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将实践视为对象化的感性活动。对生态实践而言,一种剥离了感性要素,切断了人、事物和情境之间关系的抽象理论是不能担当指导任务的。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学界出现了“实践转向”,当代学者们多肯定实践在人类活动中的根本性地位。
为了克服生态批评与现实的隔膜,生态批评需要把理论重点放在生态感性的建构上。生态批评所倡导的生态自然观、伦理观、社会观,其目标是作为价值标准引导生态感性不断走向丰富和成熟。生态批评产生以来经历的四次批评浪潮,也为生态感性的建构方向和领域给出了明确的参照系:从生态整体观和环境伦理的哲学伦理学视野到生态诗学和生态社会学的美学建构,从生态女性主义、生态后殖民主义的社会维度和现实关怀到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制度批判,从马尔库塞的新感性到布迪厄的实践感,都可以积淀为生态感性内容的理论资源和直觉要素,这为生态批评在主体感性方面的理论建构提供了方向性指导。
从古至今,生态意识、生态实践已经在人类生活史中留下了漫长的足迹,在现代社会中这足迹愈发清晰明确,它正在深刻影响现代人的生活和观念,它也应该成为我们人类的感性活动的重要标志。
在引导文学作品和文学批评的生态化走向方面,在将生态理念融入日常生活意识方面,生态感性的形成都是生态实践真正得以开展的标志。倡导在日常生活和文学艺术领域中构建新型的生态感性,塑造拥有敏锐的生态感受力的人格主体,应该成为生态批评的核心任务;生态感性的建构是文学艺术和社会文化走向生态化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生态批评通过改变主体精神世界来实现生态和谐的应有之义。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 王庆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