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10月26日 星期六

    在北冰洋追踪北极熊

    《 文摘报 》( 2024年10月26日   08 版)

        北极熊不紧不慢地走上积雪的山坡。

        遇见人生中第一只北极熊的那天,是我在西北航道的邮轮上度过的第12天。    

        我是因为探险故事而来西北航道的——这条全世界最险峻的极地航道之一,在长达400年的开辟史中发生了无数关于勇气、荣耀与牺牲的故事,我为它们深深着迷。在餐桌上跟船长聊起时,他点点头:“西北航道是一条充满故事的航线。”

        第一只熊

        从第6天抵达格陵兰岛北部的乌姆曼纳克湾起,探险队员开始带枪登陆,这意味着我们进入了北极熊的领地。    

        北极熊是陆地上最大的食肉动物,雄性的直立高度约2.4~3米,差不多是船舱地板到天花板的距离;体重可高达800公斤,大概是一条冲锋艇上所有人加在一起的重量。我想象着它的庞大、壮硕、威风凛凛,在无垠的冰原上,北极熊几乎没有天敌,它是站在食物链顶端的掠食者,是这片冰天雪地最强大的生灵。

        我日复一日地期盼着,每天都去舰桥“打卡”。邮轮从格陵兰岛北部跨越巴芬湾,驶入了兰开斯特海峡——西北航道的东侧入口。    

        我们沿着德文岛南岸巡游,这是世界上最大的无人岛,数万平方公里的巨大冰盖笼罩岛屿,海岸的山峦皆覆满冰雪,组成绵延不绝的雪墙;冰盖沿着沟壑挤压出无数冰川,断裂的冰川翻滚入海,变成形态各异的冰山,孤独地漂浮在深蓝的海面。探险队员轮番在舰桥瞭望,这片几乎寸草不生的荒凉地域是北极熊的出没之处,人人都希望早点发现熊的踪影。   

        但我们一无所获。第12天清晨,邮轮停在了德文岛西南的一个小岛旁。日出的金光从墨色浓云旁射出,将比奇岛照得半明半暗,天地阴阳之间泾渭分明,如同奇迹。比奇岛虽小,却是西北航道上最著名的岛屿之一。

        第一只北极熊终于出现了。舰桥的人们看得入迷,半晌才有人提醒船长:“我们是不是该通知所有乘客?”广播响起,整船的人都冲向了甲板。我站在舰桥外倚着栏杆,镜头一心一意地跟随着熊,直到跟旁边的镜头撞上时才发现,这里也涌进许多人,安静、痴迷地望着那只不停走动的熊。

        在雪地里滚了个够,北极熊又走回到海滩,一头扎进海里,惊起鸟群。北极熊是游泳能手,时速达6公里,可以连续游三四天,去往一百五十多公里远的地方。但它只在水里扑腾了几下,便回到了陆地。它敏捷又活跃——可能太活跃了些,抢了鸟儿的鱼,被两只小鸟追着啄脑袋,不得不在海边奔跑了起来。要不是亲眼见到,真难想象,北极熊会被鸟欺负。

        猎熊者

        极地探险依赖经验、天气和运气。漫长的等待之后,我们的运气似乎来了。连续三天,十几只熊接连出现在我们眼前。它们有的漫步,有的带崽,有的睡觉,还有的已经死去——在西北航道的第14天,我遭遇了一只死亡的北极熊。    

        穿越西北航道最狭窄的水道、宽度仅2公里的贝洛特海峡,来到威尔士亲王岛东南岸,乘客们分组乘坐冲锋艇,进入了康宁汉湾——北极熊的聚集之地。

        在望见岸边几具光秃秃的鲸鱼骨架后,很快,我们便与熊相遇了。    

        一只熊正离开海岸,穿过火星般荒凉的地貌,消失在远处;另一只熊从石坡后面冒出头来,它四肢粗壮,且走且停,似在观察眼前这片海上数艘冲锋艇的来意;又一只熊在海里游泳,冰蓝的水面上只露出毛茸茸的耳朵和黑色的鼻头;还有只熊好动活泼,在苔藓丛上打了好几个滚,让我们雀跃不已……

        “看,海滩还有一只!”举着望远镜的乘客向驾驶冲锋艇的探险队员奥利弗示意。奥利弗也用望远镜看了看,表示我们可以靠近一些,但不能太近,以防遭到熊的攻击。冲锋艇缓缓地划过平静的水面,越是靠近,奥利弗的表情越是严肃,“熊没在动,也许在休息……不,也许是更糟的情况……”    

        终于,对讲机传来声音,比我们更早发现、更快靠近那只熊的其他冲锋艇发来消息:它死了。

        它的右耳和右肩各有一个枪口,探险队员们推测,也许是被打中之后拼命逃跑,然后在水边筋疲力尽地死去。

        “不会是因纽特人。”奥利弗解释道,这里不是因纽特人猎熊的地方,因纽特人也不会让熊逃走不追。    

        因纽特人是北极最传统的猎熊者,北极熊和鲸、海豹、麝牛、驯鹿、鸟类、鱼类一样,都是他们在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重要的食物来源。狩猎是为了生存,在因纽特人的信仰里,每一只被杀死的动物都是自愿为人类献出生命;相应的,人类必须以正确的方式处理死去的动物,表明对它的善意和尊重。因此,因纽特人不会让熊的尸体留在海滩,他们会食用熊肉,利用熊的毛皮、肌腱、骨头和牙齿等等,做成靴子、衣物、工具、玩具……绝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浪费。

        猎熊的传统延续至今。沿着西北航道,我们见过穿着熊皮裤的老猎人,也听过冬季在海冰上狩猎的故事。

        熊的漫游

        北极熊居无定所,只要活着,便是永远的漫游者。奥利弗的妻子芭芭拉说全球估计有22000至31000只北极熊,因为它们没有领地意识,科学家很难统计确切数量。北极熊一年内的活动范围在3500平方公里到38000平方公里之间,流冰可以让它们移动到更远的地方觅食。    

        但气候变化导致海冰融化的速度加快,统计数据显示,如今北极海冰在7月与10月的面积比40年前缩小了三分之二,这意味着北极熊不得不更早停止狩猎。前几年,人们甚至在北极点遇见了北极熊,以前它们几乎不出现在北纬88°以北地区,因为北冰洋的这个区域很少有它们的食物;科学家还在阿拉斯加发现了“灰北极熊”,这是北极熊为了觅食撤到内陆,而灰熊则因气候变暖北上海岸,两者栖息地重叠,交配产生的后代——为了生存,北极熊不得不扩大漫游的范围。

        航程第20天中午,邮轮经过了一座工业港,阴天里高耸的仓库与大型机械构成了一片灰色的剪影。经常在舰桥碰见的一对德国夫妇突然激动地指向前方:“一只北极熊!”    

        我立刻举起相机,一寸寸扫过那个狭长、低矮、窄小的岛链。在拉到最大的地图上才能看清这个地方的名字:琼斯群岛,地面只比水面高出一丁点,面积也小得几乎像艘搁浅的船。迷雾之中,水面呈现出死寂的阴灰色,棕色的苔原上隆起一个白色小点,像一块白石头,确实是北极熊。

        (《南方周末》10.10 黎瑾)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