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农民,一辈子能干多少事?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但累计开荒种粮2万多亩、产粮7000多万斤、植树100多万株,是79岁的湖北襄阳市农民刘文豹交出的答卷。他这一生,只做一件事,那就是种粮,不仅自己种,两个儿子也接了班。
湖北省枣阳市王城镇董楼村田垄间,刘文豹蹲在田间,用粗糙的手掌托住稻穗,面部皮肤黝黑甚至发红,衬着一道道深深的皱纹,身上一件浅色长袖已经洗得泛白……他不善言谈,面颊上总挂着一抹淡淡的微笑。当聊起种粮,他仿佛又变了一个人,打开了话匣子。
刘文豹曾是全国有名的“粮王”,是最早摸索土地规模经营的一批人。要说这名号到底怎么来的,时间得回溯到40多年前,出生在湖北省襄阳市南漳县农村的刘文豹还在襄北国营农场当农机员。这段“技术控”的“背景”,为他后来搞规模化种粮奠定了基础。
随着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广,来自农村的新气息让刘文豹嗅到了机会,他义无反顾放弃了“铁饭碗”。“1982年我从农场离职,自筹资金买了4台‘东方红’拖拉机,为周边农民代耕代收,挣到第一桶金。”刘文豹回忆,1984年时,“大包干”已如火如荼地展开,于是他在襄阳市襄州区古驿镇承包了1070亩荒地,开始搞规模化经营。
第一次出手种地就是上千亩,很多人说他“吃了熊心豹子胆”。质疑声中,为了种好这块地,他没日没夜地干。一次,在连续几天没睡个整觉的情况下,他连人带自行车栽倒在回家的路上。他实在是太疲乏了,被后边人发现抬到拖拉机上都没醒来。“醒来时已经是第二天下午。”刘文豹说,当时那片地被当地人称为“落后岗”,两三年后,这里被改造成了“大粮仓”。
在勤劳之外,善用设备工具,一直是刘文豹的种地秘诀。他擅长农机操作,说起各种农业机械,都门儿清。承包荒地时,他将农场近乎报废的几辆破车改装成了运行良好的农业作业车。不仅如此,他还有着不同于常人的魄力,当时数万元的农机咬牙贷款也要买下来,因为他深知机械化种地的优势。以古驿镇为起点,1992年,刘文豹来到汉江上的襄阳鱼梁洲,开发农田近万亩;2001年,到宁夏承包黄河滩涂约7000亩;2021年,回到枣阳市流转土地2000多亩。40多年的时间里,从无人问津的江中荒岛,到黄沙漫天的戈壁滩,再到岗地细碎的小田,刘文豹父子在各种农机的助力下,累计开荒改良土地2万多亩,在贫瘠的土地上生产了7800多万斤粮食。
“1989年,我向国家交售粮食超过20万斤,被原商业部授予‘全国售粮模范’,与全国百名种粮大户一同赴北京开会,走进了中南海。”聊起过往,刘文豹满是自豪。
种粮,成了刘文豹最朴素的执念。“记忆里的爸爸永远在田间忙碌着,有时候很酷地开着收割机,有时候在发愁这一季的收成。我很佩服他的勇气,舍得投入,敢于投入,他好像从来不怕有什么事儿是办不成的,因为他永远有‘招儿’。”大儿子刘斌说。
回忆起过去,刘文豹坦言种粮路上并不顺利,四十年间“三落四起”,每一次辗转的背后都有着各种无奈。“搞农业很辛苦,特别是种粮。遇到问题,就解决问题,尤其要依法办事,土地、水利等相关法律,我都会去阅读学习。”维权意识很强的刘文豹,这些年因为种地没少打官司。再小的事情,他都讲法律讲规矩。在一年年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劳作中,老农民的智慧掺着泥土和汗水,沉淀为刘文豹的“种地经”:一是凡事提前考量,不打无准备之仗;二是多读书,了解最新的农业政策和法律知识;三是坚持下去,绝不放弃。
受父亲影响,刘斌、刘杰兄弟俩对土地和种粮的感情也日渐深厚,义无反顾地追随父亲踏上种粮之路。“国家需要有年轻人种田,这是父亲的初心,我也想像父亲一样成为新时代的‘粮王’。”刘杰说。
“国家重视,我们种粮的底气也越来越足。”对于这一家人,土地已不单是生计的来源,更是精神的归属。
(《农民日报》10.14 何红卫 曹茸 颜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