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10月02日 星期三

    夏代存在的再确认

    《 文摘报 》( 2024年10月02日   06 版)

        自20世纪前半叶至今,夏王朝信史说的观点在经历过多次论战和研究后,虽已基本在学术界达成共识,但仍有个别学者秉持疑论态度。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在二里头遗址被系统发掘之后,通过多学科合作尤其是碳十四测年技术的运用,我们不仅可以确认夏代的相对年代和绝对年代,还可以确定其活动地域和大型聚落的性质。笔者从文献记载、碳十四测年技术和二里头遗址出土的多件龙形器遗物等三个维度,分析二里头遗址隶属于夏文化的证据。

        从文献角度确定夏代积年,主要根据古本《竹书纪年》。这有两种算法。其一,根据古本《竹书纪年》等文献,可以直接得出夏代起止时间为公元前1994—前1523年。其二,古本《竹书纪年》言商代有二十九王在位496年,加之帝辛在位30年,可知商积年为526年;又因为可以确定武王克商之年为公元前1027年,故在商代灭亡之公元前1027年的基础上加上商代526年的积年,即公元前1553年便是为夏亡商兴之年;再加上夏代471年,所以夏代始于公元前2024年,终于公元前1553年。但是,“夏商周断代工程”认为,夏代积年为公元前2070—前1600年,而根据上述推算结果,有学者不主张夏代结束年代为公元前1600年,而是认为公元前1523年或公元前1553年为夏商分界年代,这与《孟子》“由汤至于文王,五百岁有余”和《史记·殷本纪》商代三十王之数的相关记载相匹配。这样的推断,对于研究夏商分界落于二里头遗址的第三期还是第四期有重要意义。本文也认同夏代结束年代为公元前1553年的看法,判断夏代积年为公元前2024—前1553年。

        碳十四测年专家对于二里头遗址第一至四期的97VT3H58测年数据的拟合结果显示,二里头遗址一至四期的年代分别为公元前1750—前1680年、公元前1680—前1610年、公元前1610—前1560年和公元前1560—前1520年。这说明,二里头遗址在时间上与夏代重合,它极有可能是夏代城址的遗存。

        从已出土文物来看,二里头遗址出土的龙形器可佐证其隶属于夏文化。以2000余片绿松石片粘嵌而成的龙形器为代表的、多件带有龙形纹样的陶器和绿松石器,相继在二里头遗址被发现。二里头目前共出土了六起八件龙遗存。特别是2002年出土于编号02VM3墓葬中的大型绿松石龙形器,其时代为二里头文化第二期,身长64.5厘米,周身呈现蜿蜒曲折的蛇形,有着由绿松石片雕刻缀连而成的蒜头状鼻端、梭形眼和细密的菱形鳞纹,是中国早期龙形象的典型代表。此外,二里头遗址还出土了一件带有龙形纹的器座形器,其外壁有两条龙纹,均已残缺,一条线条细腻流畅,有鳞纹、巨眼和利爪,另一条线条粗壮,一头二身、眼球外凸。另外,1987年出土的编号为87VIM57:4的绿松石铜牌饰上也有龙形符号,它以青铜铸成镂空框架,并向内镶嵌绿松石片,整体纹饰呈现为一头野兽,实为龙形纹的变种。这些出土器物均表明,二里头遗址呈现出浓厚的蛇形龙崇拜的特点。

        在中国早期,夏后氏、陶唐氏和共工氏的部落图腾均为蛇形龙。这种蛇形龙没有利爪,其现实原型为蟒蛇,在文献中被称为龙或勾龙。在没有文字记载本朝代事迹的情况下,蛇形龙这一文化符号经过了出土文物与文献记载的互证之后,完全可以作为二里头是夏代城邑的佐证。

        综上所述,从时间断限以及出土文物的维度审视,二里头遗址均与夏代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足以证明夏代的存在当为信史。

        (《河北学刊》2024年第5期 袁泉 吴佳仪)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