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10月02日 星期三

    千里莼羹与末下盐豉

    《 文摘报 》( 2024年10月02日   05 版)

        莼菜羹也许是中国文化里最有分量的菜肴之一。我们到西湖游玩,为了风雅也要点上一盆,喝上两碗。细究起来,应该是《世说新语》在树立莼羹的地位上起了关键作用,两则关于莼羮的著名典故都出自该书。

        《世说新语》中,一则典故为西晋文学家张翰的“莼鲈之思”,说张翰因看见秋风起而想念故乡吴中的三道菜:菰菜、莼羹、鲈鱼脍。另一则典故涉及西晋文学家陆机和王济:

        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

        故事发生在陆机与兄弟陆云于太康十年(289年)到达洛阳之后。某天,陆机去拜访外戚重臣王济,王济风头正盛,在那则轶事里,他想要压陆机一头,就在坐床前面排列出好几大罐羊酪,用手指着给陆机看,还问:“阁下的家乡有什么能与这种美味相比吗?”这则逸闻居然被《晋书》收录在《陆机传》里,文字略有不同:

        至太康末,与弟云俱入洛……又尝诣侍中王济,济指羊酪谓机曰:“卿吴中何以敌此?”答云:“千里莼羹,未下盐豉。”时人称为名对。

        陆机的答话究竟是什么意思?到了宋代,意见就发生了分歧。一派认为,那句话的意思是:“千里莼羹,只是没有下盐豉调味而已。”言外之意为,一旦下了盐豉,那滋味不知有多好呢。另一派认为,“未下”乃“末下”之误,“末下”同“千里”一样,都是吴地的地名。如南宋曾季貍《艇斋诗话》:

        予见凌季父尚书言,“未”字当是“本末”之“末”字,“末下”乃地名,犹言若下也。盖“千里”亦地名。言“千里出莼羹,末下出盐豉”,指两地名、两物而言也。末下本在平江郡(今苏州)。

        南北朝时的莼羹有着其他羹汤不具备的形态,汤汁透明清亮,全无杂质,因为莼菜天然的胶液而微微黏稠,又带一点冲淡后豆豉汁的琥珀色,汤中是细嫩的莼叶浮沉,间以一片片大块的齐整鱼片。吃起来,轻滑的莼叶配着鲜嫩的鱼肉,只有一点点带豉香的咸味,口感雅致。    

        需要注意的是,在漫长岁月里,莼菜并非江南所独享,北方曾经一样流行莼羹。《齐民要术》非常重视鱼鲙与莼羹,介绍了人工种莼、食脍鱼莼羹以及鲙齑的做法,但都是在传授北方经验,书中没提到鲈鱼,说明贾思勰并不清楚江南的相关风气。

        《世说新语》里的王济与陆机斗嘴的轶事,面对几大罐羊酪,陆机说,非要谈我们吴中有什么可以媲美的话,那么“有千里湖莼菜做的羹,仅仅用末下的盐豉汁调味”。他的意思很明确,那时运输能力有限,物品流通不畅,所以王济绝对不可能吃到千里湖的莼菜,大概也没听说过末下的盐豉。

        按照这则故事的设定,王济是想嘲笑陆机作为江南人没有吃过羊酪。结果陆机针对浓腴的酪,他仅举了江东人眼里的绝品:顶级的莼菜、顶级的豆豉同盐。熬莼羹一定要用肥美的鱼,陆机压根没提。当时江南特产的鱼,鲈鱼、白鱼以及其他许多可能未经文献记录的鱼,只有那个时代的江东人才知道,却是王济从来不曾尝过,因而永远不知其美味。

        《晋书》称道“时人称为名对”,后世的读者往往误以为是说“千里莼羹,未(末)下盐豉”是一副好对子,其实原意为,陆机应对得特别精彩。

        南朝士人通过几则轶事,利用一道汤菜所塑造的文化品格,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后世一提到莼羹,便会自动想到江南,想到高洁、清白、隐逸、不受俗尘羁累等“士大夫品格”。当然,根本上还在于南朝确实是文采风流的时代,文化成就极高。用一道菜塑造文化品格,如此的做法,不知在人类历史上多不多?

        (《光明日报》9.20 孟晖)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