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9月28日 星期六

    举贤达能,岂有私谢

    《 文摘报 》( 2024年09月28日   07 版)

        ■李伟明

        汉宣帝时期的大司马、车骑将军、富平侯张安世也是个值得圈点的人物。《资治通鉴》第二十五卷载:“尝有所荐,其人来谢,安世大恨,以为‘举贤达能,岂有私谢邪!’,绝弗复为通。”说的是张安世曾向组织上推荐过一个人,此人前来道谢,张安世非常生气,认为“为国家举荐贤能,怎么可以私自酬谢”,从此与那个人绝交。

        张安世,汉武帝时期著名酷吏(这个“酷”,是指执法严厉,而非为人残酷)张汤之子。张汤由于执法太认真而得罪了人,被陷害致死,汉武帝发现他家无余财,是个不折不扣的清官,因此提拔了张安世。到了汉宣帝时期,张安世成为当朝数一数二的大人物,然而,他虽然大权在握,却谦虚谨慎,生活俭朴,从不为家人谋求私利。在用人方面,张安世尤其表现出了他的与众不同。

        在用人方面坚持从国家大局出发,不以个人恩怨计较,不图“回报”的有德之士,在历史上不乏其人。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妻舅阴兴就是一例。《资治通鉴》第四十三卷载,刘秀任命太子刘庄的舅父阴兴当卫尉,辅导太子。礼贤下士的阴兴和同郡的老乡张宗及上谷人鲜于裒关系不好,但知道他们有才能,可为国家所用,还是称赞他们的长处而推荐他们做官。另一方面,阴兴的朋友张汜、杜禽,虽然和阴兴关系很“铁”,但阴兴认为他们华而不实,所以只在经济上资助他们,始终不替他们“美言”,谋个好位子。

        今天,尽管在政治生活中有了民主选举制度,但官员由上级考察任命仍是一条主要的用人渠道。虽然说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公权私用现象在现实中并不鲜见。司法机关查处的卖官案就不必多说了,这些依靠手中的公权,大肆卖官谋取私利的领导干部,在张安世面前提起其人其事,简直是污染视听。这些人被绳之以法,那是罪有应得;当然也有一些侥幸漏网的,但愿他们想起张安世,会感到不安。除了“卖官”,任人唯亲也是公权私用的表现之一,其影响虽不如卖官行为恶劣,对恶化社会风气的作用也不容低估。

        更普通的情况,也更为“人之常情”的情况是,一些领导干部提拔下属,总是习惯于“是我提拔了你”的思维,把自己等同于一级组织。而这种习惯性思维,又往往很容易被人们所接受。明明是组织上出于工作需要,正常选用了一名干部,这名干部却要打心眼里感激某一个“人”(而不是“组织”),归功于为自己说了话的和拍了板的上级领导,而旁人也因此把他看成“某领导的人”,这就不正常了。

        笔者不反对被提拔的官员对赏识自己的上级心存感谢。应该说,感激知遇之恩,也是人之常情。毕竟,客观地说,一个人的成才、成长,往往离不开“伯乐”的发现与培养、扶持,在很多时候,仅仅依靠个人之力是很难成就大事业的。但是,这种感激应当是发自内心的,是纯洁的,是健康的,是可以转化为工作动力的。如果这种感激物质化、功利化,那就演变为庸俗的关系了,由此,一些弊病祸害也许就在这种“感谢”中“应运而生”了。

        如果各级领导干部都能正确看待手中的权力,正确用好手中的权力,像张安世那样,一切从大局出发,举贤达能而不据为己功;像阴兴那样,推荐人才不考虑个人感情,唯才是举,那么,建立和谐的工作关系就是水到渠成之事。顺便再说一下:张安世的德行还很好地影响了家人,汉宣帝时的权臣霍光对比二人的下一代时,曾感叹“霍氏世衰,张氏兴矣”(霍光死后,霍氏果然倒了霉,竟然落得灭族的下场)。历史上许多大家族都是大起大落,好景不长,张安世这家人却在两汉时期世代尊贵,十分难得。

        (《领导干部读<资治通鉴>》 广东旅游出版社2024年出版)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