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9月21日 星期六

    光芒乍现的瞬间,温柔而幸福

    《 文摘报 》( 2024年09月21日   05 版)

        石昌渝

        父亲的离世,定格在了2022年的最后一天,如同他一生中对时间和历史进程的敏锐感知,他的生命在岁末年初之际画上了句号,既是终结也是新的开始。那一刻,我仿佛看见了他对待学术研究中的每一份执着与热爱,在生命的最后一刻依然熠熠生辉。

        父亲被送进急救室前的日子里,他常常陷入昏睡,无法进食,也无法言语。我们之间只能通过眼神交流。有一天,他忽然试图用手示意写字,我迅速拿来纸笔。然而,那时的他已无力握笔,眼神中却满是坚持。我轻声对他说:“爸,想写什么,告诉我,我帮你写。”他摇摇头,依然固执地想要握住那支笔。这个场景,成了我心中难以解开的结,父亲究竟想写些什么?他走后的一年多里,我在伤痛中逐渐清晰了那段记忆,或许,父亲并非真的想写下什么文字,他真正不舍的,是手中那支陪伴了他一生的笔。

        父亲是一位20世纪60年代的大学生,毕业后在华中科技大学附中担任语文老师。1978年,他考入中国社科院研究生院文学系,开始了学术生涯。他常常感叹自己生命中的际遇,以及那些成就了学术梦想的年代。在《四十年学术工作回顾》中,他深情地回忆那段黄金岁月:“系主任先后由副所长唐棣华、吴伯箫和王士菁先生担任。文学系成立了‘《红楼梦》研究’专业,我的导师是范宁先生、陈毓罴先生和刘世德先生。他们的学识和教诲,给了我极大的启迪,对我此后的学术工作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回忆起那段研究生时代,是父亲晚年中最幸福的时光。他常常讲述那些与同窗好友共同奋斗的日子,他们住在北京大山子的简陋平房,每天清晨挤公交去建国门的文学所,晚上则聚在一起讨论,直至深夜。那些日子虽然艰苦,却充满激情与梦想。他们每个人都是那个时代的一盏灯,照亮了彼此的前行之路。

        父亲的《红楼梦》研究起步于此,他的毕业论文题目是《红楼梦后四十回与前八十回比较研究》。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日子里,他还为《中华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之《红楼梦》撰写解读文章,再次强调了逻辑在文学创作中的重要性。他说:“时代怎么变化,逻辑是永远不会变的。文学创作是极富个性的思维活动,不同的创作主体无法完全复制原作者的创作旨趣和风格。”

        除了《红楼梦》研究,父亲还将目光投向《金瓶梅》。他与尹恭弘先生共同在《古典文学知识》杂志开辟了“金瓶梅人物谱”专栏,并撰写系列论文。后来集成专著《金瓶梅人物谱》出版,同时还主编了《金瓶梅鉴赏词典》。

        父亲是一个严谨的人,他的书桌总是整齐而有层次。他常常在细微之处发现问题,这种风格也体现在他的研究方法中。他特别喜欢看侦探片,对片中的证物及其推理过程特别着迷。这种兴趣与他的研究是相互交融的,他常常教导我们要像侦探一样去探寻真相,去发现隐藏在表象之下的深层逻辑。

        退休后,父亲着手撰写《中国小说发展史》。这部著作耗费了他大量的心血和精力,是他毕生研究的总结。他强调小说史的性质是史,应该立体、动态地描叙小说发展的历史过程。他避免在抽象的历史背景下谈论小说,而是力图在具体的历史环境中呈现小说的形态和发展。这种研究方法使得他的著作更加接近历史的真相,也更具说服力。

        在写作过程中,父亲遇到很多困难和挑战。他不会操作电脑,整部书稿九十万字,全都是手写完成。

        父亲离世后,我常常回想起他生前的点点滴滴。那些光芒乍现的瞬间,如同璀璨的星辰般闪耀在我的心中。那些温柔而幸福的时光,将成为我永恒的记忆和动力源泉。我将继续秉承父亲的遗志和精神,在学术道路上不断前行,努力探索未知的世界,为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华读书报》9.11 石雷)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