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虚拟现实技术,体验数字孪生技术如何助力城市管理决策;借助近无感高精度穿戴式设备,来一场酣畅淋漓的数字化拳击训练……第十四届智慧城市与智能经济博览会日前在浙江省宁波市举行。展会现场,众多“顶流”科技产品让不少观众体验到平时难得一见的数字生活场景。
本届展会主题为“数字赋能新型工业化”,66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集中亮相,成为各界关注的“重头戏”。此前,财政部、工信部于2023年启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城市试点,目前已分两批公布试点城市名单。试点一年来,各试点城市通过放大规模效应、提升政策效能,推动中小企业逐“数”而行。
例如,河北省石家庄市针对生物医药、先进专用设备等4个制造业试点行业,选取600余家企业进行数字化改造;广东省东莞市为企业组织供需对接活动,通过分享应用案例与实践、推荐优质产品和服务,促进数转供需双方深入交流。在位于宁波市江北区一家5G+智能制造体验中心,一个浓缩版“黑灯工厂”正在运行。工厂运营者通过小程序定制化下单,系统下达生产指令,产线进行激光打印、填料、封盖、装盒,产品自动入库供扫码取货……短短几分钟内,包装精美的茶叶礼盒完成生产,展现了无人工厂柔性化生产的高效、精准。截至去年底,首批30个试点城市已有15个重点行业的超1.5万家中小企业参与数字化改造。
随着5G技术的深入应用和“工业4.0”的逐步发展,数字经济最新发展成果正加快融入生产生活。数益工联基于大模型研制智能对话机器人,为100余家中小企业打造专属“工业大脑”;创元信息打造神经元操作系统,为模具制造赋能;康赛妮建设可识别高碳、高污染环节的柔性数字化车间,积极布局“数绿融合”……各类智能设备背后,一张看不见的5G专网支撑着生产数据采集、仓储物流管理。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总工程师敖立表示,数字经济正在推动技术创新方式变革、生产要素配置优化、产业深度转型升级,支撑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人民日报海外版》9.11 汪文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