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9月07日 星期六

    义务教育统编教材“焕新”

    《 文摘报 》( 2024年09月07日   02 版)

      2022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同步启动了义务教育道德与法治、语文、历史统编教材修订工作。近期,教材完成全部编审程序,于今年秋季学期开始在全国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使用,三年内覆盖所有年级。

      教育部教材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此次修订在保持教材总体容量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对教材内容进行调整优化,突出中华文化立场,发扬革命传统,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一是拓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习内容。道德与法治教材新增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主题单元,讲述核心思想理念、中华人文精神、中华传统美德,同时通过思想阐释、名言警句、经典故事等形式有机融入相关学习内容。语文教材有序安排古代汉语知识和文化常识的学习,培养学生理解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能力。选文题材多样、体裁丰富,从《诗经》、诸子散文、汉魏古诗,到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均有涉及,另外也有反映传统文化的现代文,全套教材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选文共353篇。历史教材注重反映中华文明探源工程成果,充实我国古代思想文化成就和科技成果内容,彰显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包容性、和平性。

      二是进一步发挥革命传统育人作用。道德与法治教材专设党史学习内容和“英雄模范好榜样”单元,并结合相关主题,丰富讲述党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语文教材增加了红色经典篇目,在现有《为人民服务》《八角楼上》《难忘的泼水节》《朱德的扁担》《狼牙山五壮士》《刘胡兰》《董存瑞舍身炸暗堡》《谁是最可爱的人》《黄继光》《我的战友邱少云》《王二小》等革命文化选文基础上,新选入《雷锋日记二则》《井冈翠竹》《山地回忆》《我是青年》等课文,全套教材反映革命文化的选文达到91篇。历史教材系统讲述党史和新中国史,进一步突出反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并新设“学史崇德”栏目介绍革命英雄事迹。

      三是增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学习内容。道德与法治教材突出新时代教育主题,加强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的学习,激励广大学生牢记使命、学以报国。语文教材增选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篇目,组织作家实地采风创作反映黄文秀事迹的《青春之光》,用新时代“青春之歌”激励广大学生;选入反映新时代航天员、戍边英雄、科学家、教育家、一线劳动者事迹和精神的篇目,如《航天员写给孩子的信》《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蛟龙”探海》《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天上有颗“南仁东星”》《中国有能力解决好吃饭问题》《绚丽的“彩虹”》等,全套教材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选文共计54篇。历史教材加强社会主义发展史、改革开放史教育,呈现新时代的历史性成就、历史性变革,激励学生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

      此外,本次修订加强整体设计,进一步推进国家安全教育、法治教育、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等相关重大主题教育内容进教材。教材还通过增选篇目、设置专题等方式,加强劳动教育、国防教育、科学家精神教育、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等。

      三科统编教材在修订中也积极回应了社会关注的问题。例如,语文教材修订过程中,注重加强幼小衔接,降低了教材难度。具体表现为:精减教材整体容量,一年级上册的课文从14篇减少到10篇,识字量从300字调整至280字;拼音教学时间比原来增加1~2周,减缓起始阶段的学习坡度,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拼音学习内容;优化识字写字编排,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入繁的原则,优先学习字形简单、构词率高、生活中常用的汉字,帮助学生逐步掌握汉字基础知识,提升识字能力。

      (《中国教育报》8.28 林焕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