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8月24日 星期六

    把关于美的思考传递给下一代

    《 文摘报 》( 2024年08月24日   05 版)

        鲁慕迅

        淡雅的素菊、浓烈的鸡冠花、清奇的向日葵、坚毅的岁寒三友……鲁慕迅“大地壮歌”画展日前在中国美术馆开展。画家汤立评价,这次作品展不像个百岁老人画展,浪漫、奇趣,充满朝气,诗意盎然,用艺术作品为大地放歌,充满豪迈的大写意精神,令人耳目一新。

        这是一场没有开幕式的画展,展出了一位高龄艺术家的童心和情操。66幅作品,包含鲁慕迅数十年艺术生涯中的诗书画力作及珍贵手稿、艺术资料等。其中,《马蹄莲》《荷叶小鱼》等经典之作,蕴含着老人对生活的热爱和自然的敬畏。

        1950年从中原大学美术系毕业后,鲁慕迅在长江日报工作数年,担任过美术组组长。在这里,他和周韶华等开创了长江画派,致力于中国画的创作与理论研究,探索中国画的创新,推动中国画的发展。“画中有诗、诗中有画。”鲁慕迅追求诗、书、画三位一体。特殊年代,他被下放到农场劳动,把苦难看作是锻炼,坚持画速写。回城后,他一度在解放公园美工室工作,与花房师傅结下深厚情谊。

        女儿鲁子砚记得,当时他们家在武汉剧院对面一幢宿舍的8楼,没有电梯,每当昙花快开时,花房师傅会抱着花送到他们家,让父亲画“昙花一现”,画完后,花房师傅再把花搬回去。鲁慕迅至今记得这些帮助过他的热心人。“一切情义都值得感恩!”他说,丰富的社会经历和坎坷的人生道路,是铸造自家艺术品格的重要因素。

        1997年,鲁慕迅的作品《马蹄莲》被人民大会堂陈列与收藏。2001年,他的作品《荷叶小鱼》参加“百年中国画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05年10月,他的作品《高风图》搭载“神舟六号”宇宙飞船遨游太空。

        现场展出的鲁慕迅2008年写的《八十的困惑与自省》备受关注,一些观众在现场朗读、拍摄全文。

        “画家到了老年,其作品是否就一定会老化、僵化甚至退化呢?”80岁时,鲁老带着这样的困惑,深刻审视和反思自己的艺术道路。他认为,大自然是生命之源、艺术灵感的源泉。这一时期的画作,他撕得多,留得少。

        难道人老画衰了吗?他为此深深不安,决心通过努力,创造条件,重回大自然怀抱,接续灵感之源。他还反思:人到老年,听到的好话越来越多了,要冷静自省,客观认识自己,切不可把来自各方的美誉,与自己实有的艺术水平画等号,要安下心做学问。他自我批评:战线长、涉猎广,但广而不深,无一专精。仅仅作为一个国画家,诗、书、画、文,每一方面都不可少,都需要付出极大精力,如何区分主次,调整关系十分必要,否则将一无所成。他还自省:有时受友人的请托,不得不参加一些应酬活动,“事后想想自己来日苦短,哪有时间奉陪?这些干扰实在叫人无奈”。

        耄耋之年,鲁慕迅要求自己回归自然,排除干扰,争取时间,量力而为,踏实地做点学问,“目标也不必定得太高,做一个虔诚的艺术信徒,尽到了自己的努力,也就不负此生了”。他曾在清华、武大等高校讲课,教室里坐满了人,连走廊、过道都挤满了,“我的艺术之路得益于好老师的指引,我一直非常感谢他们,我也想帮助更多年轻人。”这位中国当代画家、美术教育家、国家一级美术师期待有一个“鲁慕迅美术馆”,自己能在馆里教学,“我想把自己关于美的一些思考传递给下一代”。

        (《长江日报》8.14 柯立)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