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苏,淮安涟水。
2018年,在这座苏北古城里,曾发生过一件感天动地的事情:郁郁夏风中,两拨初次相见的人群,滚烫的双手紧紧握在一起,互相说着江淮话和海南话,久久不舍得分开。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然而,在这里的“少小”可不是离家几十年,今天,“回来了”的这一支寻亲队伍,路程之漫长,跨越两千多公里;时间之绵长,得从唐初开始计算,于今已1300多年了!
一南(海南)一北(江苏)的他们,拥有一位共同的先祖。这位老祖,一直在他们两个家族的牌位上,高居在顶端。他叫王义方,初唐人士,是唐高宗时期的侍御史。他一生为人和善,为官刚直清正,在《资治通鉴》、国史、方志、笔记中均有记载,《旧唐书》和《新唐书》中都有他的传记,居古今淮安名人之列。
王义方官衔不高,却以忠诚仁义的美德荣登正史大堂。
王义方(615年—669年)在世的55年,是唐初李渊、李世民、李治祖孙治下的三朝。王义方的父亲当时是一位由读书入仕的小官。但很不幸,王义方在幼年时期父亲就病亡了;他又很幸运,有一位识文断字且深明大义的母亲,一直支持他勤奋读书。王义方饱读诗书,才华超群,后入仕,任晋王府参军,值弘文馆、太子校书等职。他的官阶虽然不高,但做官态度端正,他的名声竟然传到大名鼎鼎的贤相魏征耳朵里。魏征很欣赏他的人品、德行与才干,决定把自己的侄女嫁给他。谁也没想到,对这门多少人求之不得的亲事,王义方竟然拒绝了,他想的是凭自己的业绩逐级上升,绝不趋炎附势,以至于器重和喜爱他的魏征“每恨太直”。
然而,事情又发生了谁也没想到的反转,魏征去世了,等丧事一办完,王义方便主动上门去求婚,并迎娶了这位魏家侄女。有朋友不赞成他的做法,认为人品追求上再君子,也要在现实中求生存,王义方却丝毫不后悔,表明自己不愿附势当红的权相,却又一直存有知恩图报之心。
青史里还流传着王义方的两个“让马”故事。第一次让马时他年方22岁,在去往京城的赶考路上。一天正匆匆赶路时,忽见一人已是疲惫至极,但仍跌跌撞撞地挣扎着往前走。上去询问,原来那人是颍上县令的儿子,因父亲病重即将离世,急急忙忙要赶回家去见父亲一面,家贫无马可骑,只能徒步赶路,日夜兼程。王义方听此说,知道是遇见了清官之子,感动的同时动了恻隐之心,便将自己的马让与他,也没告诉他自己姓甚名谁,就转身走了。
第二次让马,发生在唐太宗贞观二十二年(648年),王义方被贬海南之时,刑部尚书张亮的侄子张皎被贬崖州(今海南海口),生活无着,暴病身亡,临终前请求王义方,将来若有回归内陆的一天,能否将自己的棺木送回老家,同时送回自己的孤儿寡妻。王义方当即应允。翌年,王义方被调任洹水(今河北魏县西南)任县丞,果然信守承诺,安排仆役带上了张皎的棺木及妻儿,并把坐骑让与孤苦无依的母子,自己则带领着家人步行。一行人克服千难万险,终于走出了千山万岭,回到了内陆。把张皎棺木送到故土安葬,又将其妻儿送回故乡,一切安顿妥当后,才走上自己的赴任之路。
被贬海南,不是王义方的错,而是无辜受上面官员的株连,被贬到儋州吉安县任县丞。他在被贬儋州吉安的三年时间里,首开海南教育之先河,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天边”的荒芜土地上。不抱怨,不气馁,以一己之力推动琼地民心的进步,王义方被称为“海南儒学教育第一人”。王义方离开海南时,没有遗憾,倒是平添了不舍。左右权衡,他做出一个影响了千秋的决定:带着大儿子王承候回归内陆,把小儿子王承休留给了海南的父老乡亲……
让我们回到涟水。置身于江苏淮安地区的涟水,是个不算富庶的县域。这个因涟河而得名的小县,比起苏州、无锡、扬州、昆山,只是个不起眼的小弟。但它的地理位置特殊,恰在南北分界线上,既教化于阳刚的豪迈北风,又被阴柔的南雨所温婉哺育。
王义方的故事当然也在这里绽放着,这是他的第二次被贬:唐高宗显庆元年(656年),王义方入朝任侍御史,相当于今天的纪委干部。当时是佞臣中书侍郎李义府执掌朝政,有美妇淳于氏获罪被囚禁在大理寺,李迫使大理寺丞毕正义将她放出,据为己妾。事情暴露后毕被逼身亡,高宗却对李杀人灭口的罪恶不做追究,朝中百官无人敢言此事。唯王义方站了出来,他已预料到这可能又会引来贬谪之祸,自身倒没什么可怕的,只是老母必会跟着遭殃。前思量后权衡,他选择了将实情直陈老母,在得到母亲的支持后,连上两个奏章,冒死弹劾。果然唐高宗选择了包庇佞臣,并以诽谤侮辱大臣为由,将王义方贬到莱州,任七品芝麻官司户参军。
现在让我们回到本文开头,两群汉子握手的一幕:操着淮安口音的是涟水的主人王大哥,操着卷舌普通话的是来自“远在天边”的海南客人王二弟。王大哥是王义方大儿子王承候一支的后裔,1300多年生生不息,分布在涟水及周边县域的已有3万多人;来自海南的是王义方二子王承休后裔,繁衍至今也有两万多人了。
海天空茫,椰雨蕉风,生活在海南的王承休一支默默无闻,千年来极少为人所知,就连涟水的宗亲都不知道他们的存在。但这支海南王氏始终铭记先祖王义方的教诲,传承着他的优秀品德,以儒家思想为准则,仁孝礼义,忠节廉明,刚直慈悲,抚民安邦。
在建立新中国的血雨腥风战斗中,王承休后裔中也挺立出了不少烈士、志士、战斗英雄。在建设新中国和改革开放的奋斗中,更多的共产党员、道德模范、积极分子涌现出来,除了在各个岗位为党和国家努力工作外,亦在做人、传家及平时的社会生活中,带头践行先祖传承下来的“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中华传统美德,热心公益,见义勇为。
在老家涟水,他们感受着先祖生活过的土地。王义方给子孙留下了清正廉洁、忠诚仁义的榜样,留下了家谱《乡贤堂》等的教诲,处处令他们涌起无限感慨:血浓于水,血脉相承的中华优秀传统源远流长,千秋万代。
(《光明日报》8.9 韩小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