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8月07日 星期三

    中国古代名胜景观的生成与传承

    《 文摘报 》( 2024年08月07日   06 版)

        “名胜”一词最初用来指那些喜爱交游的名流、名士,早期名士在交游的过程中常常与山水景物相接触,这也成就了名胜此后为人们熟知的含义,即经过名贤们游赏或品题过的山川胜景。魏晋以来,名士们寄情山水,以宣示其心性,表达其抱负,这一做法影响了此后历代文人士大夫。携三五好友,游赏名胜,成为古代士人重要的生活方式。

        在中国古代,名胜作为自然与人类共同的作品,其传承与中国古史一样,具有层累的特征,景观到名胜的过程往往叠加了很多名人故事和传说。这类故事的叠加,往往由各类地志、景观文献和诗文来完成,这种一代代的文化累积塑造了名胜景观的意义。

        与一般的视觉作品不一样,名胜没有固定的作者,而是多个不同作者对其的书写,其作品创作的年代纵贯数百年甚至上千年,创作方式多样,也具有一定的偶然性。其中所表达的丰富内涵并非某一作者所能控制和把握,却给予后世观者一些“共享的意义”。可能许多人都曾尝试在同一名胜上进行书写,但最容易保存也最利于传承的往往是那些名人的书写,并通过文献或诗文的方式,为后人谨记并时时提起,不断转述于后世的文献中。后世的士人,热衷于根据这些文献或诗文的记载,回溯和考证名胜景观的历史文化,寻觅和考察前贤足迹曾至的地方,并通过诗文等形式,与古代名士对话,表达一种怀古之思,一种身份认同,一种跨越百年或千年的文化共鸣。

        名胜的物质形态在历史的荒烟中往往会慢慢消失,但后世的士人们总会根据各类记述在有力量的时候进行文化景观的复兴,呈现为一种“屡废、屡兴”的模式。景观和建筑的重构常常注重文化史的考证,重新恢复的景观并不追求与往日物质形态完全一致,更重视的是文化的传承。      

        (《重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2期 何峰)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