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7月20日 星期六

    简婚,让爱“轻装上阵”

    《 文摘报 》( 2024年07月20日   08 版)

        “双方自愿及彼此长辈之同意,谨于公历2024年5月20日,农历甲辰年四月十三,从此,良缘缔结,赤绳牢系,比翼齐飞,连理相依,琴瑟在御,莫不静好,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身披华服、喜扇遮面,11对身着中式礼服的新人依次完成挑盖头、佩绶礼、合卺礼等一系列仪式,古朴又庄重。不久前,位于河北省河间市的瀛海公园广场举办了一场“低彩礼”集体婚礼。“以这种方式举办婚礼,特别有纪念意义,让我们更珍视许下的海誓山盟。”新人孙女士对婚后生活十分憧憬。

        河间市举行的这场“低彩礼”集体婚礼,是全国各地持续深化婚俗改革、吹起婚俗新风的缩影。

        当前,民政部先后分两批确定了32个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以期通过创新婚育文化载体,教育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婚恋观、家庭观,助力婚姻家庭幸福稳定。

        为“爱”减负

        在河间市诗经公园内,典雅的酒红色路牌和青灰色砖墙上,随处可见“君子淑女、燕尔新婚,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等词句,还有数对情侣言笑晏晏,在象征爱情的合欢树、连理枝下用手机记录幸福瞬间的照片。

        “自2021年4月河间市成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后,婚姻登记中心便搬入了诗经公园。”河间市婚姻登记中心主任单艳丽告诉记者,“每逢‘5·20’、七夕等节点,我们都会举行‘低彩礼’新人集体婚礼等活动。每周五上午,河间市相关领导和道德模范也会来到婚姻登记中心,为‘低彩礼’‘零彩礼’新人颁发结婚证。”

        “过去,河间农村婚事大操大办的奢靡风气盛行,很多群众向政府反映能否‘管一管’。”河间市民政局局长孙文海介绍,“市里多次收集居民的意见,最终定下了‘低彩礼’的标准——6万元以下。彩礼作为传统习俗,完全归零也不现实,所以3万元以下我们就认定是‘零彩礼’。”同时,全市还在乡镇层面制定红白理事会章程,统一降低婚嫁消费标准,并要求各村、社区依法依规将婚事新办简办、鼓励“低彩礼”“零彩礼”等内容纳入村规民约、居民公约。

        在河间市沙洼乡大黄务村,杜女士向调研组坦言:结婚前,自己考虑到对方的家庭情况,就没要彩礼。婚后,丈夫踏实肯干,现在还开了一家玻璃茶具加工厂,日子越过越红火。

        “在我看来,婚姻是否长久美满,最重要的是人。”杜女士幸福地说。

        孙文海告诉调研组,2021年4月至2024年5月,河间市共办理结婚登记11000余对,“低彩礼”“零彩礼”占比逐年上升,每桩婚事费用平均降低15%左右。

        共筑海誓山盟

        来到浙江省三门县婚姻登记处,记者发现,很多新人在登记结婚后,并不是第一时间在朋友圈、微博上“官宣”爱情,而是选择步入婚姻文化展厅参观。

        200多平方米的展厅内,各类婚嫁用品一应俱全,从橱柜桌椅到枕箱被褥,从盒盘桶篮到首饰衣裳……琳琅满目,尽显喜气洋洋。

        “我们这里最出名的,当属‘一轿一床一证’”。三门县婚姻登记处负责人马春叶介绍,“一轿”是古代新娘出嫁时的花轿,朱红透亮、饰金错银;“一床”是独具江南特色的“千工床”,是古代结婚用的婚床;“一证”就是各个时期的结婚证书,各有特色。

        “坐在花轿里,心头泛起丝丝甜蜜;端坐在千工床上,我又仿佛感受到了一位新娘,对如意郎君和美满婚姻的期待,这样的体验实在太有新意了!”新人殷女士告诉记者。

        三门县民政局副局长郑广阔说:“被确认为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后,我们从文化建设的角度入手,深度挖掘三门湾传统礼仪文化,打造以中式风格为主的婚姻文化教育展厅,希望其在传承婚姻文化、转变婚育观念上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婚姻文化展厅开放后,传递着传统婚姻的仪式之美、夫妻相处的和谐之美、上慈下孝的和睦之美,备受好评。”三门县民政局局长蒋刚介绍。

        记者了解到,目前浙江正全域联动推进婚俗改革,已建成婚俗文化展示厅113个、户外结婚登记颁证基地181个。2023年8月,浙江省民政厅还出台了户外结婚登记颁证基地、婚俗文化展示馆、婚姻家庭服务指导中心建设和服务等3个工作指引,不断推进婚俗改革走深走实。

        守护和美爱情

        5月20日,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骆岗公园,浪漫的气息弥漫在空气里。这一天,来自全国各地的288对新人,走鹊桥、跨火盆、过马鞍……用特别的仪式,携手步入婚姻殿堂。

        仪式之后,几位婚姻家庭辅导师登场,为新人们带来了家教家风讲座。

        “婚前辅导可以教会新人尽快完成从‘我’到‘我们’的角色转变,学会重视家庭、珍惜彼此。”包河区婚姻家庭辅导师陈磊告诉记者。

        包河区民政局局长朱勇玲介绍,自获批全国婚俗改革实验区以来,包河区引入合肥市爱邻社会工作服务社、婚姻家庭咨询师协会等专业社会组织,选派专业社工、律师、心理咨询师驻点婚姻登记处,为群众提供婚前指导、婚内辅导、离婚疏导等婚姻家庭关系辅导服务。

        “我们聘请专业老师对冲动离婚对象进行深度辅导,明确矛盾纠纷的原因,制定调解方案,让当事人理性思考,从而化解矛盾。2023年以来,我们共计开展婚前辅导服务5264对、婚姻危机干预982对。”包河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杜会光说。

        在该婚姻登记处的婚姻家庭辅导室,记者注意到,婚姻家庭辅导师正借用大六人格卡牌这一心理学工具,帮助新人更加了解彼此。参加活动的李女士感叹:“卡牌准确地测试出我们的性格,我们看到了更加真实的彼此。辅导师也提醒我们夫妻相处要注意的细节,对未来的婚姻生活更有信心了!”

        当前,安徽省已实现县级以上婚姻登记机关婚姻家庭辅导室设置全覆盖,在乡镇延伸设立婚姻家庭辅导站点72个,建立了一支由627名律师、心理咨询师和社工等参与的婚姻家庭辅导服务队伍。

        在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几对刚领证的新人在婚姻家庭咨询专家季青华的引导下,借助欧卡牌这一心理学投射工具,更加深入地了解彼此。

        “很多年轻人在爱情的甜蜜期步入婚姻的殿堂,往往因为缺乏深入的了解和沟通,导致婚后生活中出现各种不必要的摩擦。只有真正了解彼此,才能共同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和困难。”季青华告诉记者。

        武昌区民政局婚姻登记处主任刘治介绍,为帮助新人做好角色转换,更好应对婚姻生活中遇到的烦恼,婚姻登记处常态化开展“婚心如初——新婚第一课”mini课堂,涵盖备婚攻略、婚姻关系、科学备孕等多个主题。今年5月20日、21日两天,惠及1000余位新人。

        武昌区民政局负责人魏芬介绍,该区引入婚姻家庭专业名师团队,围绕婚前、新婚、婚育关系等服务内容,助力武昌区婚俗改革长效发展。

        (《光明日报》7.11 任欢 杨桐彤)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