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7月10日 星期三

    展望世界教育的走向

    《 文摘报 》( 2024年07月10日   06 版)

        过去的几十年间,全世界的教育投入大大增加,教育改革也如火如荼,但从全球范围看,现代教育体系正面临严峻挑战。在当下这个知识快速迭代的信息化时代、“机器越来越像人”的AI快速发展的时代、“人人都(可)是创业者”的时代,以分学段标准化操作、统一课程与评估以及过程化选拔等为特点的现代教育体系,越来越无法充分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尤其是在培育创新意识和创新素养方面。这也限制了人类灵活应对当下和未来社会发展不确定性的能力。本文旨在分析出现这个矛盾现象的原因,并展望世界教育的走向。

        既然当前全球的教育体系已经不能很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那未来的教育体系应该如何重塑呢?

        我们可以定义一下什么是好的教育。好的教育至少应该满足四个条件。

        第一,满足社会的需求,培养社会需要的人才。只有满足了社会的需求,教育的产品——学生,才有可能参与社会,为社会做贡献;而只有能为社会做贡献,学生才有可能获得自足幸福的生活。

        第二,教育必须顺应学生的本性,尊重其独特性,帮助其扬长避短,成为更独特的人。

        第三,教育必须能充分利用现有技术和资源,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优质均等的教育机会。

        第四,教育应该努力摆脱对现有社会不公平的复制,让各个群体的人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并帮助他们过上幸福自主的生活。

        要实现以上关于好的教育的定义,我们认为未来教育应该有以下三个特征。

        可个性化。人类需要的不仅仅是更多的教育,而且是不同的教育。我们需要一种可以满足社会对多元人才需求的教育,一种尊重个性差异、满足人类对个性化发展需求的教育。这样的教育需要打破传统教育统一安排的壁垒,实现可个性化教育。可个性化教育的目标是帮助学生将个人独特性转化为个人生存优势,并最终实现其社会价值。在可个性化教育体系里,可以有两个教育目标共存:一个是政府对所有学生的要求,也就是所有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另一个是帮助每个学生取得成功的要求,也就是服务于每个学生自己必须具备发展的个体独特性。重点是学习时间既要保证满足培养公民的需求,同时也要满足培养成功的个人的需求。

        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未来教育的核心应该是发展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不是现有教育偏重的对已知问题和已知答案的记忆。以寻找和解决实际问题为驱动的学习,让学习经历与学生的兴趣和能力相关联,可以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学习,而个性化学习也正好对应着寻找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培养全球性思维和全球性能力。这对于推动人类共同发展而言尤为重要。由于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构成了全球性的生态,因此在未来的教育中,学生的个性化学习、学生寻找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都应该有跨国、跨校、跨班的合作。学生既可以向处在世界任何地方的人学习,也可以与处在任何地方的人合作,还可以为处在任何地方的人解决问题。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24年第7期 赵勇 赖春 仲若君)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