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7月06日 星期六

    盛夏瓜事

    《 文摘报 》( 2024年07月06日   03 版)

        ■申功晶

        童谣说:“西瓜藤,顺地爬,藤上开出小黄花。小黄花,结西瓜,绿皮红瓤甜又沙。”在过去,没有空调、电扇的年代,底色浓绿、条纹深黑、圆头圆脑的西瓜就成了“解暑神器”。

        我家老宅没拆迁之前,院子里有一口老井,水井可是天然冰箱。上午将西瓜以绳络悬于井中,下午即可吊上来。父亲先将西瓜端端正正放在桌子中央,摁定,再松开,抄起菜刀,捺住瓜,稳稳切下蒂部那一块皮,用这块瓜皮反复擦拭刀,擦完这面擦那面,而后将刀对准西瓜正中,不偏不倚,切成两半,切开的瓜就像劈开的一座大山,向两边轰然倒下,一如汪曾祺所述“一刀下去,咔嚓有声,凉气四溢,连眼睛都是凉的”。两个半圆躺在桌上醉汉似地摇摇晃晃,父亲加快动作,捉住一半,从正中“咔嚓”下去,如此,一分二、二分四、四分八……仰在桌面上,父亲收了刀,一家上下围着桌子,各自伸手去拿,“咔嚓咔嚓”大快朵颐,“下咽顿除烟火气,入齿便作冰雪声”,须臾间,清清凉凉沁入五脏六腑,而后传遍全身,酣畅淋漓。

        西瓜是从非洲漂洋过海来到中国的舶来品。在古代,只有王公贵族、达官贵人方才有资格享用西瓜。明清那会儿,西瓜被奉为水果贡品之首。嘉靖皇帝是出了名的“吃瓜皇帝”,专门派人弄了一方“御瓜园”。

        慈禧太后也爱吃瓜,据说,西太后吃瓜也吃得别出心裁,当年她的御厨把西瓜瓤剜出,将切好的火腿、干贝、鸡肉等装入后,盖上隔水用文火炖,美其名曰“西瓜盅”,炖好上桌,揭开瓜皮盖,水果香味扑鼻而来,闻之沁人心脾,水果能解油腻。后来这道菜从宫廷传出,被列入仿膳食谱。

        母亲历来主张节俭,提倡一瓜“三吃”,真是将物尽其用发挥到极致。母亲有一道拿手菜,唤作“酱油瓜皮”,吃完瓜后,将里面红色的瓜瓤剜干净,盛在一个干净碗里。剩下的瓜皮先削去外衣,将瓜皮削成细丝,加入适量食盐,腌制两三小时,而后挤去瓜皮中的盐水,再加芝麻油、胡椒粉、老抽、醋,爱吃辣的可加小米椒、花椒油,均匀搅拌,佐粥亦香脆可口。剩下的籽可以炒着吃。

        在半个世纪前,有一道风靡江南的苏帮名菜唤作“西瓜鸡”。钱钟书的《围城》提到,方鸿渐留学归来,方老太太亲手做了儿子爱吃的乡味,煎鳝鱼丝、酱鸡翅、西瓜鸡、酒煮虾……这道菜只能夏天吃,且须现烹现吃。陆文夫的小说《美食家》,记录了“西瓜鸡”的做法:选用四斤左右的西瓜一只,切盖,雕去内瓤,留肉半寸许,外皮饰以花纹,备用。再以嫩鸡一只,在气锅中蒸透,放进西瓜中,合盖,再入蒸笼回蒸片刻,即可取食。

        据说苏州一家百年老店做西瓜鸡很是讲究,厨师会在西瓜的表皮上镂刻当地著名景点,童子鸡切块,加入枸杞、菌菇、莲子等一同小火慢炖。快熟的时候,连汤水一起倒进西瓜盅,再加入几块西瓜瓤,然后上盖再蒸。“西瓜鸡”上桌,瓜外皮仍保持青翠色泽,西瓜的清甜味入鸡汤,鸡肉也更显香嫩多汁。

        西瓜爽口,亦可入馔,盛夏不妨一试。

        (《西安晚报》6.26)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