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7月03日 星期三

    清代的举人大挑

    《 文摘报 》( 2024年07月03日   05 版)

        在科举时代,不知有多少举子屡试不第,终生被挡在仕途之外。清朝则对这类举子打开了一扇大门,叫作举人大挑。这是对科举制度的修补、完善,也是对选官制度的一种创新。

        雍正开创新模式

        举人大挑创始于清初。雍正五年(1727)三月十五日,清世宗命吏部于殿试后,从落第的举子中挑选能力和品德兼优之士;六部尚书、大理寺卿、都察院左都御史、通政司通政使,也可以举荐落第举子中的优秀者,并特别强调:“不必以亲知避嫌。”清初曾规定,举人会试若三科都没有考中,准许为候补知县;一科没有考中的,可以选任府、县学校的教官。名曰拣选。清世宗继承了这一做法,而且政策更加优惠:三科落第的举子中选者不必候缺,直接安排为县令。

        闰三月十九日,雍正帝召见了拣选出来的举子,对他们进行了一番训谕。他先强调了作为州县地方官的重要性:“守令乃亲民之官,关系百姓之休戚。故,得其人则民生被泽而风俗日淳;不得其人,则民生受累而风俗日薄。”一句话,一个州守、县令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一方百姓的生活质量和一地的民风。

        雍正向举子们许愿说,如果你们做得好、政绩突出,“朕自格外加恩”提拔重用;倘若得官以后心怀感激,而到任以后便“顿改初心”“国典王章无可宽贷”,法律绝不容情。“勉之,勉之!”这番话有鼓励,有期待,也有警告。

        雍正朝的拣选,为后来的举人大挑创立了可遵循的模式。

        乾隆正式确立举人大挑

        乾隆十七年(1752)九月,清高宗特开恩科,同时举行举人大挑。所谓恩科,就是于正科之外皇帝特许增加一次开科取士。本来,乾隆十六年刚刚进行过一次科考,按三年一科的定制,下一次应在乾隆十九年(1754)。因为这一年的十一月是高宗之母崇庆皇太后的六十寿辰,为给他母亲庆寿,乾隆皇帝特命增加一次科考,名为万寿恩科,对参加这一次科考的举子也格外加恩:被选中的举人,分别为试用知县和府县教职。

        乾隆还特别指示:对于年龄较大、超过七十岁的举子,要查明以后具奏,他会“酌量加恩”。从这条谕示不难看出,举子里超过七十岁的不乏其人。这其实不是什么新闻。据清朝人戴璐《藤阴杂记》中记载,康熙三十六年(1697)丁丑科,殿试得第三名的姜宸英,年已七十三岁;康熙五十四年(1715)乙未科殿试后入翰林的裘琏,当时已七十二岁。

        《郎潜纪闻》中,记载了广东番禺一个叫王健寒的县学生,九十九岁了,还能参加乡试“握笔为文”。这个王健寒如能考中,方能成为举人。所以,乾隆年的这次“恩科”,对于无数梦想入仕做官的读书人来说,绝对是一个“利好”消息。

        按照高宗皇帝的谕旨,会试揭榜之后,在京的亲王、大臣对落第举子进行了拣选,其中六人被选进各部学习,其余人被分配到各省州县为试用知县和教职铨选。铨选,可以理解为“候选”或“候缺”,即等待机会安排。

        这次拣选,后来便称为大挑。自此以后,每六年举行一次,各省参加会试的落第举子按名额比例,大挑为知县或教职,从而步入仕途。

        先取强壮,后取人品

        齐如山在他的《中国的科名》一文中,对举人大挑有个简短的文字介绍。他说,举人大挑“由皇帝特派亲贵王爵或贝勒任之,挑得一等者做知县,二等者做教官”,这种挑选法仪注(即法式、程序)极简单,“也不作文、也不写字”,只是设一公案,摆上应选的举子名簿。负责大挑的王爷或贝勒入座之后,便唱名传举人谒见。每十个举人一排,进来之后一起跪在公案之前——因为是奉圣旨主选,所以举子们必须下跪。然后凭主选的王爷一看,他认为谁是一等谁就是一等,“毫无凭据”。

        何刚德撰的《客座偶谈》中说,符合参选条件的举人每二十人为一批,取一等三人,二等九人,共计十二人。其余八人则被淘汰,美其名曰“跳八仙”。一等的,为候补知县;二等的,入部等待分配。何刚德系民国时人,所记或有演绎成分。

        诚如齐如山所说,大挑既不考核其文章写得好坏,也不验看其书法,但说选取标准“毫无凭据”则不然。据传说,评判被拣选者外貌有“同、田、贯、日、气、甲、由、申”八字诀:长方脸为“同”,四方脸为“田”,身材高长为“贯”,身体匀称为“日”,以上四点者为合格;歪头偏脑为“气”,头重脚轻为“甲”,头小身肥为“由”,头小腿细腹大为“申”,后四点为不合格。这八字诀很可能是好事者编排出来供人一笑的噱头,未必可信。

        安徽宿松人段光清是举人大挑的受惠者。他参加了道光二十四年(1844)甲辰科会试,落第后赶上了大挑。这届大挑牵头的是道光皇帝的胞弟惠亲王绵愉。据段光清说,道光皇帝交代绵愉:“朕昔亦当过此差,盖一等为州县求父母,二等为学官取师长。年太轻恐不晓事,年太老恐不任事,先取强壮,后取人品。”——“先取强壮,后取人品”,这才是大挑实操中的标准。

        段光清当年四十六岁,大挑名列一等,历任浙江建德、慈溪、江山等县知县达八年之久,后任宁波知府,补西防同知,盛誉播及各省。咸丰四年,升为杭嘉湖兵备道,调补宁绍台兵备道。咸丰八年(1858),升浙江按察使,后升布政使、吏部左侍郎、光禄大夫(一品)。同治四年(1865),复任杭嘉湖兵备道,“至时锐意兴修,使此处居民世受其泽”,人称“青天”。光绪四年(1878年)七月二日在家病逝,享年八十岁。段光清可谓是证明举人大挑成功、有效的例子。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中国地大物博,人杰地灵,从来不缺优秀人才,如何发现人才、破格使用人才,这或许是举人大挑能给我们今天带来的启示。

        (《北京晚报》6.21 宗春启)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