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上海爸爸的西海固女儿

    《 文摘报 》( 2024年06月29日   08 版)

        20年前,一篇报道《西海固告诉我们》串联起上海的一位父亲与宁夏西海固的女儿。20年后,他们终于第一次见到了彼此。

        第一次知道西海固

        今年5月的一个夜晚,外滩。宁夏女孩马晓萍一边望着浦江两岸的景色,一边等待着。在熙攘的人群中,她一眼认出了花中雨。两个相距千里的同龄女孩“认识”快20年了,却是第一次相见。

        2004年6月,花中雨的父亲花水诚在报上读到报道《西海固告诉我们》。那是他第一次知道西海固这个地方。放下报纸,花水诚久久不能平静。在一家国有单位工作的他曾在安徽插队多年,他见识过贫穷,却不知道还有那么穷的地方。

        几天后,他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找到这篇文章的作者之一——吕林荫,说:“我想资助一位当地的贫困学生,你能不能帮我联系?”

        不久,吕林荫联系上时任西吉县团委副书记马学孔:“这位读者有一个要求,就是希望能找一位和他女儿年龄相仿的女孩。”

        马学孔很快想到沙沟乡大寨村的马志渊一家。他们家有6口人,全靠马志渊一人打工的微薄收入维持生活,他的大女儿马晓萍正好11岁。

        2004年7月6日,花水诚收到马学孔的来信,信中详细介绍西吉的情况,并附上一张“希望工程资助申报表”,表格里写有马晓萍的家庭情况以及她的成绩单。

        花水诚兴奋地把信给太太和女儿看。他告诉女儿花中雨,在遥远的西吉,有一位小姐姐,只比她大几个月,尽管她生活在一个非常穷困、被联合国定义为“不适宜人类居住”的村子,但她依然在努力地学习和生活。

        很快,花水诚就委托西吉县团委给马晓萍汇去第一笔资助款200元。

        背着信和报纸上学

        很快,马晓萍收到花水诚陆续寄来的学习用品、衣服和毛毯。在那之前,她已经很久没有穿过新衣服了。而她最珍视的宝贝,是花叔叔和花中雨妹妹写来的信。

        每一次回信,她都格外认真。尽管她稚嫩的字迹里常常夹杂着一些错别字,但那份超越年龄的懂事让花水诚感到意外:“叔叔,您能帮助我上学,我很感动,我用什么来报答您呢?我家特别穷,没有什么东西给您,怎么办呢?我想,我只有好好学习,等将来报答您。”

        在马学孔的帮助下,花水诚和马晓萍的父母通了一次电话,问能否寄一张照片给他看看马晓萍的样子。电话那头带着浓重口音的方言,他很难听懂,只听到马晓萍妈妈不停地说“谢谢”。

        2005年4月,得知报社记者又要去西海固采访,花水诚来到报社,委托记者把200元交给马晓萍,并为她拍几张照片。

        当年5月1日,记者握着花水诚写下的地址,踏上去往宁夏西吉的路。早上8时,记者驱车从银川出发,抵达西吉县沙沟乡时已近傍晚。顺着当地乡亲的指引,找到了大寨村。

        马晓萍坐着爸爸赶的牛车,早早等在村口。她身形瘦小,不像一个12岁的孩子,为了迎接记者,她穿上了最好的衣服——花叔叔从上海寄来的花中雨的校服。当记者把200元钱和巧克力、矿泉水递到她手里时,她紧紧地攥着,羞怯地说着“谢谢”。

        2005年5月27日,报上发表《三进西海固》一文,详细讲述马晓萍一家的生活。报道刊登后,记者把报纸连同给马晓萍拍的照片一起交到花水诚手中。20多天后,马晓萍收到印有自己照片的报纸。在此后很长一段时间里,她每天把花叔叔的信和这份报纸放在书包里,背着它们上学。

        每次收到花水诚的来信,马晓萍都会高兴地给父亲看。如果父亲外出打工了,她就把信念给不识字的母亲听,有时候弟弟妹妹也会凑过来看。这位素未谋面的上海叔叔不只给予他们物质上的帮助,还在不知不觉间成了这个家的某种信念。马晓萍有时候觉得,花叔叔比常年在外打工的父亲还能理解自己。她每封信的落款,都会写“女儿马晓萍”。

        “您在信中提到的错别字,我都在草稿纸上重新写了好几遍。我还按照您的吩咐每天坚持写日记。”

        “叔叔,我这次考试成绩不太好,请您原谅我……”

        “阿姨在医院工作,肯定很辛苦,要保重身体。”

        “上次我在信中提到爸爸病了,其实您不必再给我寄钱,我们太过意不去了,上海是个繁华的城市,工作很不容易的。”

        “叔叔,您真的关心我呀,比我的爸爸妈妈都关心我。我这个小小的心什么都能记住,您对我们全家的帮助,我都记在心里。” 

        2007年9月,马晓萍突然被老师叫到校长办公室:“有位上海的叔叔打电话找你。”听到花叔叔的声音,她的泪水涌了出来。原来,马晓萍的眼睛刚刚接受一次小手术,没去上学,也没法写信,而家里因为交不起电话费,电话停了。花水诚一个多月没收到她的信,又打不通电话,非常焦急,只得把电话打到学校。

        上初中后,马晓萍的学习越来越忙,回家后还要帮着母亲干农活,给花水诚写信的次数渐渐减少,但透过越发端正的字迹和让人心疼的字里行间能感受到她的成长:“叔叔,我现在上初中了,您不用给我寄那么多钱了。您给我一次次地寄钱,你们的生活不就困难了吗?虽然我还小,但是大人心里的苦我很了解。”

        2010年后,两人的交流逐渐从信件变为电话和邮件。花水诚不仅一直资助马晓萍,还关心她的各科成绩,不断为她加油打气。

        2012年夏天,马晓萍打电话来报喜,她被银川一所大学的会计专业录取了。那一晚,千里之外的花水诚全家出去吃了一顿饭,庆祝马晓萍的人生迈出一大步。

        “光荣地去上海见您”

        15岁那年,马晓萍在给花水诚的信里这样写道:“我不会辜负您和阿姨这几年对我的支持,我要努力,以后光荣地去上海见最想念的您和阿姨还有妹妹。”

        这个愿望直到今年才实现。

        马晓萍小的时候,花水诚曾动过接她来上海看看的念头,但他思虑再三,没有开口。因为他担心自己的一腔热情,反而会让这个敏感细腻的孩子早早感受到生活环境的巨大落差,还是等她长大一些、成熟一些再来上海或许更好。

        马晓萍大学毕业前夕,花水诚开始为她的工作操心,他找到多年前在安徽插队时认识的朋友,想帮她在合肥找份合适的工作。他把这个打算告诉马晓萍的父母,但他们觉得,晓萍是女孩子,又是家里的老大,还是留在宁夏,早一点结婚生子为好。可马晓萍还是想走出去,看看更远的天地。毕业后,她换了好几份工作,前年在厦门附近找到一份收入比较稳定的工作,终于可以“光荣”地去上海了。

        今年5月的一天,花水诚突然收到晓萍发来的微信:“叔叔,我明天来上海出差,很想见见您和阿姨,还有中雨妹妹。” 

        “你还记得2005年去西海固采访的女孩马晓萍吗?”马晓萍与花水诚夫妇见面那天,记者收到吕林荫发来的微信,“她来上海了,第一次和资助她的花水诚夫妇见面了!”

        “太好了,能请他们一起来报社看看吗?”记者请吕林荫代为相邀。第二天,当打扮时尚、自信美丽的马晓萍出现在报社大堂时,记者简直不敢相信,这真的是19年前那个站在西海固黄土坡上的瘦小女孩吗?    

        当记者拿出当年的报纸和照片时,马晓萍说:“你们来看我的那天,妈妈正在家里炒土豆呢,原本想招待你们到家里吃顿晚饭。可那天太晚了,夜里的山路不好走……”她说,记者给她的那两块巧克力,是她当时吃过的最好吃的东西。

        “老家现在情况怎么样?”记者问。

        “变化太大了!现在从银川到西吉只需要三个多小时。村里前几年就建了新学校,现在孩子们吃饭都是免费的,伙食很好,喝水也早已不成问题,比我小时候幸福多了。”马晓萍说,“这些年,很多老乡都陆续搬到镇上新建的房子,生活条件比以前好很多。不过,我爸妈还是习惯住在老房子里。”

        花水诚拿出他收藏的报纸上历年刊登的有关西海固的报道。尽管一直想去却没有机会去,但上海与西海固二十多年来的“山海情”他都密切关注——复旦大学每年都有大学生去西吉支教,如今已坚持20多年;上海长征医院长期帮扶西吉县医院;中国商飞等单位和企业一直在尽自己的力量帮助那里摆脱贫困。

        “今天正巧是我69岁生日,我没想到可以和晓萍一起过生日,更没想到会在帮助我们相识的报社过生日。”花水诚难掩激动。

        那晚,马晓萍给花水诚转去一万元:“叔叔,说好的,我要报答您的。”

        花水诚没收这笔钱,正如过去几年父亲节,马晓萍都给他转钱时一样。

        (《解放日报》6.20 陈俊珺)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