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下颌反复肿胀是何因

    《 文摘报 》( 2024年06月26日   04 版)

        吃完饭后莫名其妙地出现下颌区的肿胀,过了三四十分钟,肿胀自行消除,下次进餐后又出现了类似的情况。

        这种下颌区反复进餐后肿胀,可能是颌下腺导管结石惹的祸。

        颌下腺是人体的三大唾液腺之一,位于人体颈部偏上,两侧下颌骨的下缘内侧位置,左右各一。每当我们吃饭的时候,它就会分泌唾液,以帮助我们消化食物。唾液通过一个细长迂曲的管道即颌下腺导管,流到我们的口腔,自舌系带两侧的开口流出。由于颌下腺分泌的唾液富含钙离子和黏蛋白,加上颌下腺导管自下向上逆重力走行、本身“细长迂曲”的特点,导致这个位置特别容易发生颌下腺导管结石。

        颌下腺导管结石的好发位置不一,如果位置靠前,可表现为口底黏膜的肿胀或能摸到类似石头样的硬结,更明显者可以从导管的开口处看到颌下腺导管结石。这种颌下腺导管结石通常为淡黄色,质地硬如石头,大小不一,小如芝麻,大如花生米。由于其能够明确定位,在临床上也比较容易解决,只需要手术摘除结石即可。

        但是,如果颌下腺导管结石的位置靠后,难以摸到,或者结石发生在颌下腺体中而非导管内,由于不能明确结石定位,取石也就无从谈起,只能通过手术摘除颌下腺的方法解决。这种情况在临床上还称为“涎石病”,其典型症状一是下颌区反复进餐后肿胀,二是颌下腺反复发炎或纤维化,表现为下颌区的硬性包块。一旦出现类似情况,建议及早就医。

        颌下腺手术后一般在半个月到20天就会逐渐恢复。摘除颌下腺通常不会影响正常生活,手术当天即可进食。

        (作者: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朱威、曲学华等)

        (《大河健康报》6.4)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