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被自己驯化的人类

    《 文摘报 》( 2024年06月01日   06 版)

        一只小巧玲珑的宠物狗看到主人,摇着尾巴蹦蹦跳跳跑过去,看起来与它的祖先——狼截然不同。鸡、猪、牛等动物也与野鸡、野猪、野牛有很大差别,这是因为它们在数千乃至上万年前被人类驯化,形态发生了改变。不过,被人类驯化的不仅有动物,可能还有人类自己。

        大头变小 随着人类制作和使用工具,发展出复杂的社会结构,这都需要大脑具备更高的智力,因此与300万年前相比,人类的大脑体积明显增大,从400立方厘米增加到约1400立方厘米。然而,我们的大脑并不是人类进化史上最大的。在最近的3万年里,人类大脑的平均体积减少了约150立方厘米,相当于一颗网球的大小。

        童颜常驻 与现存的灵长类动物和灭绝的古人类相比,人类在成年后会保留许多幼年期的特征,包括眼睛较大、头骨圆润、牙齿较小、面部扁平、体毛很少、攻击性较低等。

        减少应激 被驯化动物的大脑中还普遍缺少神经嵴细胞,它的减少会导致动物下巴缩小,肾上腺变得不活跃,减少了应激反应,使动物不容易受到惊吓或是被激怒。研究人员对比了现代人类与已灭绝古人类的基因,发现两者之间的基因差别主要与神经嵴细胞有关。神经嵴细胞减少使人们不会分泌太多肾上腺素,脾气更加平和。

        拒绝好斗 远古人类部落中,人们也更喜欢友好、不那么好斗的伙伴;如果出现了杀人放火的暴徒,人们会将其驱逐出群体,或是处决。这种习俗一代代延续,让危险分子逐渐减少,人们便能更加和谐地分享食物、共同生活——这相当于一种自我驯化。

        (《天才少年》2024年第17期 贺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