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看!第一部人工智能长篇小说来了

    《 文摘报 》( 2024年06月01日   01 版)

        “给这部小说打几分?”对记者的这个问题,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教授王峰略加思考后回答:“61分。”

        比及格高1分,是王峰打给长篇小说《天命使徒》的分数。他不讳言这部借助国内大模型完成的百万字小说仍处于“网络小说的下游水平”。《天命使徒》是采用“国内大语言模型+提示词工程+人工后期润色”的方式完成的,人工智能占70%,人工占30%。王峰感慨于大模型技术发展日新月异的速度,他与团队的最终目标是训练出一个文学大模型,一个让任何人都能通过AI和自己的创意生成长篇小说的平台。

        挑战网文生产机制

        《天命使徒》是一部模仿网络文学的小说。它的生产机制是这样的——首先,王峰团队对网络小说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分析网络小说的情节结构,在此基础上撰写大量提示词,成功建构出一套玄幻小说提示词。随后,通过调用大模型API,批量生成内容,形成整体线索连贯的长篇小说。后期,通过人工介入,对大模型生成的小说进行修改,删除掉重复、累赘的部分,为情节跳跃的部分撰写连接语句,最终打磨成型。

        这部人工智能小说是目前完成的第一部以机写为主的中文小说。王峰说,这次探索验证了国产大模型能在大批量提示词连续投入下保持稳定的生成质量;其次,确定了提示词的写法并积累了必要的提示词工程经验;最后,建立了简易可行的生成系统。从凤雏1.0和2.0来看,提示词的优化空间还有不少。“目前,生成小说的整体线索能保持一致,但在细节方面存在大量跳跃和重复之处,需要人工修改。尤其是出现的新人物,往往不知道来历。还有一个问题,人工智能不知道如何结尾。”不过,王峰表示,这些技术问题“都不难”,攻克时间可期。他与团队的目标就是通过不断优化提升,尽可能减少人工介入的工作量。

        王峰说,一个勤奋的网络写手写作100万字的小说大约需要一年,通过机写方案,完成这一体量的作品大约需要一个半月,下一步目标是将这一时间缩短为两至三周。

        “让每个对长篇小说写作感兴趣的人都能通过人机融合的方式写自己想写的小说。”王峰承认,人工智能小说暂时不会冲击精英文学创作,“但我认为未来的文学可能会发生巨大变革,精英创作也会受影响”。

        商业模式能否跑通

        人力、算力背后,文学大模型还需要财力支撑。谁来负担开发成本?谁愿意承担使用成本?这或许是王峰团队瞄准网络小说的原因。“中国网络小说产业具有强大的市场基础,也具有广泛的世界影响力。从需求来看,网络小说读者数量众多,文化消费潜力巨大。创意写作可能是大模型最快得以应用落地,并产生良好经济效益的领域。大模型在事实对齐上存在艰巨的技术挑战,但小说是虚构的,这就巧妙避开了当前的技术痛点。创意写作产业太大了,就看谁先进入这个市场。”

        王峰预计,让大模型创作能力达到中等网络文学的水准是3至5年的目标。“这让有想法和兴趣的人可以更容易地创作长篇小说。如果作者文笔好,可以继续修改生成的文本;如果文笔不好,生成的文本足够连贯,可以直接发布。”大模型创作必然会带来作品和写手数量大幅提升。小说的数量多了,每部小说的读者就会变少,这是可以预期的未来。同样地,创作成本变低了,那么每部作品需要获利的目标就要降低。“但这仍然是可以跑得通的商业模式。”

        “会不会导致一部分小说成为‘自娱自乐’,就像在K歌房里唱卡拉OK?”对记者的问题,王峰毫不犹豫地回答:“当然。就像在有卡拉OK之前,不是每个人都能有舞台,能当‘歌星’,也不可能人人都有很多听众。就算是自娱自乐,有什么不可以?”

        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变成更好的决策者

        南开大学文学院教授周志强认为,人工智能写作的未来可能引发两种趋势:一是“心”文艺,即强调个性、情感和独特体验的文学形式;二是“芯”文艺,即更加小众、更加精准和高效化的文学形式,也可以理解为游戏态文学。

        有意思的是,这个学期,王峰在华东师大分别开了“大模型与创意小说”通识选修课与专业选修课,上这门课的学生组建了多个团队,投入“剧本杀”写作,即一种游戏化的文本。

        人工智能会不会取代人?王晓玉认为,写作者“不用焦虑”,“即便使用一样的工具,出来的作品也不一样,人工智能只是提供了一种新的生产方式”。

        王峰则强调,创意变得更重要。“人工智能首先改变的是教育。如果你没有创意、不会使用工具,就可能被取代。”

        “人工智能的引入会带来相关职位逐渐缩减,但不是立即替代所有岗位。人工智能的发展会使社会逐渐适应并转向接受,坚持传统方式的人数会逐渐减少。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些体力工作不能被人工智能替代,但人工智能会改变这些工作方式。因此,无论是写手还是体力劳动者,都应该通过使用人工智能工具,变成更好的决策者。”王峰说。

        (《解放日报》5.27 施晨露)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