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5月25日 星期六

    复诊患者该不该重新挂号

    《 文摘报 》( 2024年05月25日   08 版)

        “首诊挂号费100元,下午复诊又花100元。”孔女士去一家三甲医院就诊,拿到检查报告单已是下午,她只能重新预约了同一位医生下午的专家门诊,多花钱还费时间。记者随机调查了北京市15家三甲医院,这些医院均要求复诊患者再次挂号。可如果复诊患者不用挂号、“见缝插针”就诊,初诊患者又会不满意。如何让复诊患者和初诊患者都满意?专家表示,可以通过真正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明确告知患者初诊挂号有效期等举措,共同维护就医秩序。

        拿到检查单已是下午,只能重新挂号看结果

        不久前,孔女士去家附近的二级医院就诊,服药一周后,病情没有好转。出于健康考虑,她决定去三甲医院接受治疗。4月24日9时,孔女士来到位于北京市西城区的一家三甲医院妇科专家门诊,此时门诊已有近10名患者排队等待。

        大约一个半小时后,轮到孔女士就诊。门诊医生查看了孔女士之前的检查报告单和药方,建议她当天做一项妇科超声检查。当天上午的妇科超声检查已经全部约满,医生便为她开具了下午的检查单。15时许,孔女士带着妇科超声报告返回妇科门诊,准备接受治疗。

        然而,门诊医生却告诉孔女士,医院有规定,复诊必须重新挂号。孔女士只得重新预约了这位医生下午的专家门诊。“首诊挂号费100元,复诊又花100元,一天时间内找同一位专家复诊为什么不能免费就诊呢?”孔女士说,如果上午、下午的门诊是不同医生,需要再次挂号可以理解;如果上午、下午是同一位医生出诊,重复预约就显得“不合理”,对复诊患者而言,既折腾又多花一笔挂号费。

        一位三甲医院的医生告诉记者,北京市目前有规定二级以上医院实行非急诊全面预约挂号,这也意味着复诊患者应当预约挂号就诊。但在实际操作中,不少医院的医生如果遇到病情较轻或有特殊情况的复诊患者,即使他们没有挂号,也会在初诊患者就诊结束的间隙为其诊疗,这为复诊患者,特别是外地复诊患者省去多次跑医院的麻烦。

        “有些复诊患者没有形成挂号的习惯,也不愿意再次花钱挂号。”他表示,不挂号直接复诊的患者,有时会因就诊顺序与初诊患者产生纠纷。如果所有复诊患者都不挂号,不仅很难协调初诊、复诊患者就诊顺序,甚至很难保证良好的就医秩序。

        “不挂号就复诊,增加了医生的工作量。”另外一位三甲医院的医生坦言,复诊不挂号客观上减少了患者的挂号费用,但换个角度说,患者享受的是医生的义务劳动,医生群体的利益同样需要得到保障,不挂号直接复诊看似方便了患者,实际上难以为继。

        能否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

        对于复诊患者多次挂号的问题,不少省份给出了相似的解决之策——“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即患者在一次挂号后,三日内均可免费享受复诊。5月7日,江苏省全省二级以上公立医疗机构开始实行普通门诊“一次挂号管三天”。5月13日起,浙江省部分医院也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此前,重庆市、山东省、山西省、四川省、吉林省等多个省份的部分医院也已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

        “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是否有被推广的可能性?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王丛虎表示,这一政策不仅具有推广的必要性,也完全具有推广的可能性。

        王丛虎表示,“一次挂号管三天”是一种便民政策,能给广大患者带来切实的利好和便捷,也不会占用公立医院过多资源。理论上,只要患者选择了某家医院就诊,患者就可能从初诊者转变成复诊者。减少多次重复挂号恰恰减少了医院不断地重复挂号所带来的人力、项目耗费,也减少了患者自身在排队、重复挂号过程中带来的时间和金钱成本。

        对于医院而言,可能会因挂号次数的减少导致挂号费收入减少,或因医生的工作量增加,对医院的管理秩序提出挑战。如果医院在绩效考核标准等方面做出相应调整,也有望解决上述问题。王丛虎说,在医院营收可负担的范围内,可以尝试借鉴、推行“一次挂号管三天”政策。

        “挂一个号到底能管多长时间,在法律上并没有明确的规定。”中国政法大学医药法律与研究中心主任刘鑫表示,从《民法典》的规定上来看,患者到医院就医,患者应当与医院建立医疗服务合同。一般界定挂号是建立医疗服务合同关系的必备条件,挂号即代表医院和患者建立了合同关系,因此,从理论上来说,患者一次挂号,医生应该为患者服务至整个医疗活动结束。但现实中不可行,也不可能,不符合医疗服务的客观规律。

        刘鑫表示,从便民的角度,“一次挂号管三天”对复诊患者无疑是利好政策,但是能否实施,需要综合考虑地域、医院级别、学科专业等诸多因素。例如北京的医院承接的不仅仅是北京患者,更有来自全国各地的患者,每天门诊患者数量巨大;医疗专家不仅要出诊或手术,还要负责管理病房、科研、教学以及外出学术活动,时间有限。因此,在京的大型医院实行“一次挂号管三天”难度极高。

        能否真正落实分级诊疗制度

        “想要解决复诊挂号问题并不容易,其关键在于能否真正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刘鑫说,北京的医院和专家资源是有限的,现阶段很难保证每位患者当天即能复诊。未来,只有通过医保、医疗等政策改革、落实分级诊疗制度,实现“小病和常见病在当地看、基层看,复杂疑难疾病上大医院看”,才能真正解决患者复诊多次跑医院的问题。

        针对未挂号的复诊患者“见缝插针”就诊的现象,刘鑫表示,普通门诊一般不会遇到急危重症的患者,如果着急复诊的患者建议直接前往急诊。而作为医院,应该明确告知患者初诊挂号的有效期,例如在门诊大厅、挂号系统中提示“一次挂号4小时有效”,让患者知晓超过时效必须重新预约挂号,引导复诊患者形成排队的良好习惯,维护初诊、复诊患者共同的就医秩序。

        (《北京晚报》5.14 王瑶琦 柴嵘)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