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健康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科普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5月25日 星期六

    中小学生科创竞赛为啥这么卷

    《 文摘报 》( 2024年05月25日   02 版)

        尽管教育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但很多迹象表明,中小学生“卷”竞赛势头不减。“大家都累得要死”,陪孩子结束了一场“空模”(航空航天模型)的现场赛后,浙江家长西西感叹。西西家的孩子小野今年五年级,从去年开始参加各级空模竞赛。备赛几乎占据孩子全部的课余时间,家长也得轮流陪赛。

        时间成本高,金钱投入也不少。北京家长卡卡介绍,孩子Mike今年高一,从三年级参赛,在小学阶段,竞赛相关费用就有十几万元。比如2017年,为参加“全国RLC机器人工程挑战赛”,光是比赛、集训就花了1.3万余元,还有平时2万/年的培训费。

        早在2018年,教育部就明文规定,竞赛及竞赛结果不作为中小学招生入学依据,此后各种措施、文件纷纷出台。但现实中,不同地区在“小升初”中仍有“暗考”“秘考”,让有些家长不得不用各种竞赛奖项“刷简历”。卡卡指出,奥数、信奥、乐器等竞赛奖项,在“小升初”时“有帮助”,即便是非白名单比赛,哪怕“含金量不会很高”,也能写进升学简历。

        所谓“非白名单”比赛,就是教育部门“白名单”之外的违规竞赛,即“黑竞赛”。但为丰富简历,有的家长“黑白通吃”,即“白名单”“黑竞赛”两手抓。有时,明知“黑竞赛”水分大,但因为周围学生“都在考”,也被迫“卷”证书。

        当然,有些小学生家长讲究“长远规划”,提前为中高考做准备。比如,教育部明令禁止中高考竞赛加分,但部分重点高中有“科技特长生”名额,部分高校“强基计划”和“综合评价”中,都有对竞赛的相应政策倾斜。然而,大部分孩子并不适合走竞赛路线。成都教育咨询从业者杨梅介绍,“经过我们多年观察,真正能在竞赛中取得成绩的,不超过5%”。

        即便孩子擅长竞赛,在家长们看来,在升学时也只是“锦上添花”。西西表示,针对一些“小众”竞赛项目,一个学校也就开放一两个名额,“把希望寄托在这么窄的通道上,已经没有太大意义,不如好好准备中考”。

        进入高中阶段,只有少数顶尖“竞赛生”才能被保送。卡卡表示,孩子Mike高一取得“信奥”省级一等奖后,不敢冒险冲“国一”,决定停赛一年备战高考。“没有相对高的成绩,走‘强基’也不会被录取。”

        近年来,教育部斩断“培训-竞赛-升学”利益链的决心越来越强,在均衡各中小学教育资源、打击“掐尖”招生等方面的施策力度越来越大。今年就有不少家长发现,北京多所中学取消开放日。没了简历、面试,各种竞赛证书在升学中也将逐渐失去用武之地。

        正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曾指出的,要治理竞赛,扭转“功利教育观”,得建立新的教育评价体系,减少兴趣、特长的功利色彩,让兴趣真正回归兴趣。AI时代到来,比起报什么班、参什么赛,怎样才能让我们的孩子拥有持续的竞争力、适应力,这或许才是教育者们真正应该思考的问题。

        (央视网 5.13 陈艳欣)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