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5月22日 星期三

    论点短辑

    《 文摘报 》( 2024年05月22日   06 版)

        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再解读

        张均在2024年第2期《天津社会科学》上说,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以丁玲在涿鹿等地的土改本事为基础撰写而成。它的“新人叙事学”与主流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存在质的差异。小说中以温泉屯村农民为原型的各色“新人”并没有被删除其本有的“精神奴役的创伤”,且因其“对于土地的依存性的深刻”而获得国民性重铸的可能,但最重要的是,“新人”的成长是“大历史”与“人的目的”彼此博弈并取得双赢的结果。遗憾的是,这种“新人叙事学”至今仍被混同于同时代诸多文本而未生发出资源价值。

        宋明以来许真君信仰的发展与演变

        李平亮在2024年第4期《学术月刊》上说,宋明时期,在以王安石、张位、万恭为代表的士人塑造下,许真君从“净明祖师作”转变为“祀典之神”。至清代,在地方官绅的推崇和阐释下,许真君成为“江西福主”,并得到商民阶层的认同和接受,增添了“乡土之神”的色彩。而民间社会中的香会、绅士、商人、移民和家族组织等社会群体的实践,赋予了许真君信仰多元的社会文化意义。许真君的形象演变,既是不同历史时期士人群体、官方祀典、地方官绅对许真君信仰的诠释和建构的结果,又是特定乡村社会不同组织利用许真君信仰这一象征的产物,集中反映了王朝礼制、士大夫、商业化与地方文化创造的互动过程,揭示了中国社会文化统一多元形成的历史机制。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