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English
  • 时政
  • 国际
  • 时评
  • 理论
  • 文化
  • 科技
  • 教育
  • 经济
  • 生活
  • 法治
  • 军事
  • 卫生
  • 养生
  • 女人
  • 文娱
  • 电视
  • 图片
  • 游戏
  • 光明报系
  • 更多>>
  • 报 纸
    杂 志
    文摘报 2024年05月18日 星期六

    许幸之:一颗璀璨的艺术明星

    《 文摘报 》( 2024年05月18日   05 版)

        许幸之

        许幸之学名许达,自幼爱好绘画。1917年13岁时,拜著名美术教育家吕凤子为师,后进入上海美专和东方艺术研究所深造。1924年20岁时,赴日勤工俭学,先进入日本川端画会专学素描,后又考入东京美术学校。其间,他不仅创作了深受观众赞美的油画《晚步》,还积极参加中共支部领导的艺术活动,并在有进步戏剧摇篮之称的筑地,参加过苏联名作家特里亚珂夫编写的《怒吼吧!中国》的演出。

        我能够认识许幸之先生,是因为他的一篇文章。

        那是1982年的春天,我在人民文学出版社现代文学编辑室做编辑。那一年,我责编了一部七卷本的《中国现代散文选》,其中有一篇题为《鹿的父亲》的文章,引起了我极大的兴趣。它记述了作者在日本勤工俭学期间,到奈良旅游时所遇见的可爱的鹿群,和一位看管鹿群的老人的故事。奈良漫山鹿群的美丽景色,与放鹿老人凄苦的生活,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品内容上的强烈反差,和作者优美动人的文笔,搅动得我心中泛起阵阵涟漪。因而,就想对作品中写到的一切,有进一步了解。在查到作者地址后,我就给许先生写了封信,希望能从他那里多了解一些作品的写作经过,以及他还有哪些脍炙人口的佳作,可以让我阅读和学习。

        许先生很快回信,并在信中耐心细致地答复了我提出的问题,而且表示可以和我见一面。这不禁使我有些喜出望外。于是,在收到回信后的一个晚上,我按照事先问好的地址,来到位于协和医院西门外的中央美院四号楼,许幸之先生的住所。

        前来应门的正是许先生。他身材健壮而挺拔,精神健旺,温文儒雅,目光炯炯有神,一点也看不出是位年近八旬的老人。他热情地接待了我,对我讲述了一些当年他在东京学画的旧事。他说,当时自己经济上很困难,为了让他能够坚持在美术学校学习,郭沫若每个月都会给他一些钱。这份珍贵的情谊,让他每每想起,心里就充满感激。

        1929年,许幸之应夏衍电召回到国内,在地下党主办的中华艺术大学任西洋画科主任、副教授。1930年2月,他参与创办了左翼美术团体“时代美术社”,并参加左联、剧联、美联、文总等左翼文艺团体,被推选为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主席。他曾大声疾呼:“新兴的美术运动要和新兴的阶级革命运动合流,才是唯一的出路。”而后,他转移到苏北解放区,参加鲁迅艺术学院华中分院的筹建工作,并在美术系和戏剧系任教。其间,他绘制大幅壁画《高尔基》像。1941年1月,新四军新军部在盐城重建时,他还为新四军设计了新臂章。抗日战争爆发后,为宣传爱国主义,他和吴印咸一起摄制了大型抗战记录片《中国万岁》,导演《雷雨》《日出》《原野》《爱与死的搏斗》《一年间》等话剧。全国解放后,他还导演了歌颂民族气节、反映中国人民反侵略斗争的电影《海上风暴》。在戏剧方面,他曾改编过《阿Q正传》《天长地久》等多幕剧,出版过《不要把活的交给他》《小英雄》等剧作。

        新中国成立后,他先后担任过苏州市文联主席、上影厂导演、科教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和中央美院教授。作为著名画家,他创作了《巨手》《失业者》《工人之家》《无高不可攀》《海港之最》等多幅优秀作品。1978年,他为追念周总理而创作的油画《伟人在沉思中》,为国务院办公室征集,并永久陈列。作为诗人,他创作了抒情长诗《牧歌》和长篇叙事诗《卖血的人》《大板井》等。作为美术教育家,他不仅出版有《许幸之画集》,还撰写了多篇美术论著。作为电影导演,早在1935年,他就在上海电通影片公司执导轰动一时的《风云儿女》,其主题歌《义勇军进行曲》与插曲《铁蹄下的儿女》(许幸之词、聂耳曲)曾风靡全国。许幸之先生是一颗璀璨的中华艺术明星。在迎来他120周年诞辰之际,谨掬一瓣心香,敬献在他的辉光里。

        (《中华读书报》5.1 岳洪治)

    光明日报社概况 | 关于光明网 | 报网动态 | 联系我们 | 法律声明 | 光明网邮箱 | 网站地图

    光明日报版权所有